ASCO中国有强音马骏教授诱导化疗
2021-8-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年5月31日-6月4日,一年一度的全球肿瘤领域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即将于芝加哥召开,越来越多的中国肿瘤专家学者在ASCO年会上大放异彩,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携一项III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独同步放疗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研究”荣登ASCO口头报告的舞台,其研究成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步发表,并荣获BestofASCO。就此,医脉通在ASCO现场特邀马教授分享研究心得!
马骏教授
医脉通专访
医脉通:今年您领衔的研究荣登ASCO口头报告,摘要号,请您介绍一下该研究的背景结果以及为临床实践带来的影响?
马骏教授:
根据统计的数据,大约70%的鼻咽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这部分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很高,治疗后很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全身化疗,降低远处转移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六年前我们开展了这项临床研究。采用同步放化疗前增加诱导化疗这一设计,主要是考虑到患者诱导化疗期间耐受性好、能够保证化疗强度。采用吉西他滨+顺铂这一方案,主要是考虑到前期研究中,该方案效果好、毒性小。
从年到年期间,我们共用了33个月的时间进行患者的招募与治疗。截至文章发表时,中位随访时间达到43个月。结果显示,增加吉西他滨+顺铂诱导化疗可以将3年无病生存率提高接近9%,治疗失败风险度降低近50%。也就是说,如果采用过去的方法、患者治疗结束后有20个人在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的话,那采用现在这个方法,只有10人会治疗失败,风险降低了一半。并且,这个诱导化疗方案的毒性很小,只有5%的病人会在诱导化疗期间出现非常严重的毒副反应。因此,我们相信,鼻咽癌诊疗的指南,会因为这项研究,被再次改写。国内外的鼻咽癌患者也会得到高疗效和低治疗毒性的双重获益。
医脉通:请您总结一下近些年鼻咽癌领域的进展?
马骏教授:
近年来,鼻咽癌的进展主要集中在综合治疗方面,一方面是刚才提及的在同步放化疗前增加诱导化疗。另一方面,近几年免疫治疗蓬勃发展,其在鼻咽癌领域也取得了很不错的结果。在转移或复发鼻咽癌患者中,PD-1抗体有效率达到20~30%,并且与传统化疗不同的是,PD-1抗体一旦有效,疗效会非常持久。基于这些研究,相信未来PD-1抗体在初诊无转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中,能够在我们现在这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研究概述
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已成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NPC)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但是其在局部晚期疾病中的疗效仍不清楚。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年龄18-64岁、之前未经治疗的非转移性III-IVB期(除T3-4N0M0,AJCC第7期)且无严重并发症的鼻咽癌患者。患者随机分配(1:1)接受GPIC(第1天和第8天,吉西他滨1g/m2;第1天,顺铂80mg/m2;Q3W持续3个周期)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顺铂mg/m2,Q3W持续3个周期;与可调强度放射治疗同时进行)或单独使用CCRT。主要终点是无复发生存(RFS)。
研究结果
年12月至年9月期间,研究共入组来自12个中心的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到IC+CCRT(n=)或CCRT(n=)组。基线特征平衡良好。
中位随访39个月时,GPIC+CCRT组和CCRT组的3年RFS率分别为85.8%和77.2%(HR=0.51,95%CI0.34~0.77;P=0.)。
两组的3年OS率分别为94.6%和90.3%(HR=0.43,95%CI0.24~0.77)。
两组的3年远处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1%和84.4%(HR=0.43,95%CI0.25~0.73)。
两组的3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LR-RFS)率分别为91.8%和91.0%(HR=0.77,95%CI0.42~1.41)。
在GP+CCRT组中,例患者开始使用GPIC,其中例患者(96.7%)完成所有周期治疗。IC+CCRT组和CCRT组中最常见的3级以上不良事件(AE)为粘膜炎(28.9%vs.32.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8.0%vs.10.5%)和白细胞减少(26.4%vs.20.3%)。
研究结论
GPIC方案序贯同步放化疗可显著改善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疾病控制和OS,耐受性良好,毒性较好。
该研究为GP+CCRT作为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扫描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