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总结之二靶区勾画篇1
2021-8-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文为靶区勾画篇之GTV与GTVnd。
1.GTV的界定基准(不同看法):
1.1以化疗前MRI;
1.2以化疗后MRI;
1.3根据解剖特性具体界定:
1.31由于化疗后腔内病灶变化较大,且放疗中因空腔效应影响肿瘤剂量,故腔内病灶以化疗后为基准;
1.32两侧受累肌肉及肌间隙,化疗后可能出现病灶缓解或消退,导致原未受累肌肉因受压缓解后回伸,但原受累肌肉及肌间隙可能仍有潜在肿瘤浸润,故以化疗后解剖图像为基准勾画包括原受累肌肉及肌间隙,原未受累肌肉及肌间隙无需包括,因其仍有筋膜的半天然屏障;
1.33原受累的海绵窦及颅内病灶,考虑其邻近的颞叶、脑干等重要危及组织的放射损伤,以化疗后为基准;
1.34原受累的颅底骨质、椎体等骨性组织,因其缓解所需时间较长,化疗后病灶变化不大,且影像学的改变也不大,故以化疗前为基准;
1.35肿瘤若侵犯颅底诸孔孔道的部分,需包全该孔全部;
1.36邻近眼球、视神经、视交叉、脊髓等重要危及器官的病灶,考虑放射损伤的危害,以化疗后为基准;
1.37对于影像无法明确有无病灶或者基于MRI质量无法明确时,模糊不定结构需包于GTVT内,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肿瘤的复发就是最大的并发症;
1.4以化疗前MRI勾画GTV1(63Gy),化疗后MRI勾画GTV2(70Gy),CTV的勾画以GTV1为基准外扩。
1.5GTV界定争议点:
1.51观点1:影像(MRI、CT、PET/CT)所见鼻咽粘膜病灶为GTVT,而影像未发现鼻咽粘膜病灶不包括于GTVT;
1.52观点2:即使影像未发现鼻咽粘膜病灶,整个鼻咽粘膜均包括于GTVT,根据一项研究分析(基于CT时代),T1鼻咽癌患者鼻咽粘膜中线影像未检出但病理检出率约为44%,健侧鼻咽粘膜影像未检出但病理检出率约为17%。
1.53空腔效应,使气腔界面上肿瘤表面剂量更低,如鼻咽癌用两侧野对穿照射时,对偏侧性的较小肿瘤,由于来自对侧射野的高能射线通过鼻咽气腔后的建成区很大,将使肿瘤处于低剂量区内,应予引起重视。
2.GTVnd的界定:
2.1以化疗前MRI;
2.2以化疗后MRI;
2.3淋巴结无包膜外侵(未侵及肌肉、血管),<3cm,纯粹为肌肉间隙内则以化疗后为基准,无需勾画CTVnd;如有包膜外侵、≥3cm,以化疗后勾画GTVnd,参考化疗前给予CTVnd(GTVnd外括0.5-0.8cm,60Gy)。
2.4淋巴结诊断标准:①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mm(Ⅱa区为11mm,因为其比较多见);②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③同一区域内3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呈簇状聚集且最小径≥8mm;④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征象包括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淋巴结相互融合);⑤咽后淋巴结:横断面最小径≥5mm。
(未完待续,参与讨论人员:中肿级一年制进修医生,整理:孙班长)
相关链接:鼻咽癌总结之一:影像解剖篇
对于鼻咽癌解剖影像学习,您有什么经验或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
DoctorLai给小编的团队加鸡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