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甲醛,要怎么办

2021-8-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除甲醛,真的是一个很火的概念,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商家的各种套路也百花齐放,让人防不胜防。

先顺便说下不用花钱的开窗通风,确定的说,如果我们住在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的地方,不用考虑室内外温差和PM2.5,这是最好的除醛方式。顺便说下有些人刚装修完,用工业风扇吹以为能提高甲醛散发速度,应该是浪费力气。跟利用热力学定律,“一定温度下,稀溶液溶剂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理论上空气流速对板材释放甲醛速度影响可忽略不计,如果考虑到通风导致的室温降低,还会降低甲醛散发速度。所以想靠通风解决问题,只是起到对室内甲醛浓度起到了稀释作用。

再说下有些人迷信的绿色植物。植物确实能吸收甲醛,人当然也能,所以才对人体有害。人体代谢甲醛的分子路径跟植物差不多,依靠几种不同的脱氢酶。那么,多少绿植的呼吸能力能抵一个人呢?我们知道,同等体重的动物,能量消耗比植物大很多。也就是说与人同样重的花草,呼吸量比人小得多。所以就算家里摆上净重三百斤(不含花盆和泥哈)的绿植,还是没有一家三口人吸甲醛快。

专业产品里,销量最大的该是活性炭了,当然还有各种概念的吸附剂。所有放置类除醛产品,各种魔盒、凝胶、光晶,神石,无论国产还是进口都跟炭包一样,依靠空气对流与游离甲醛接触,界面太小,效率有限。我们看看活性炭的吸附原理就知道了

所有静置类的吸附剂,与空气中的甲醛接触实在有限,

国内除醛产品的三大行业标准里,默认检测方法都不适用活性炭在内的各种晶、石、卡、盒等放置类产品,说明管理部门也认为放置类产品是不适用于室内除醛的。这些产品提供的实验室认可和国际互认标志的公标检测报告,都不是用标准默认方法检测的。也就没有参考价值。

强调一下,判断除醛产品性能的关键,先排除放置类产品,然后懂技术的可以看宣传资料上的技术逻辑。

喷剂类特别要说一下光触媒,。一是天真以为市场上买的商品,瓶子标注光触媒,有效成分就是光触媒。二是光触媒需要在紫外线下才能有效工作,喷剂是在室内光下,所谓的光触媒居然跟在日光灯和阳光直射下的工作效率是差不多的。照那效率,说明室内阳光散射也有足量紫外线了,没人在家里能晒黑吧?度娘百科光触媒词条也自相矛盾,内容声称光触媒可用来除室内甲醛,页面下面引证的专业资料明确指出依赖紫外线。

国内的两个行业标准对光触媒做效率检测,也要求30W的裸日光灯照射。所以厂商宣传检测达标的光触媒并不能在室内有效工作。

再说说生物酶,其实这类产品跟生物酶的关系顶多是生产过程填加了酶成分,实际产品里的有效成分不是酶,地球上不存在可以喷在墙上干了还能保持活性的酶。

真正有效的除甲醛方案,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室内空气与吸附剂或甲醛分解材料充分接触,

吸附剂或甲醛分解材料在常温下可将甲醛络合/分解等。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立方米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立方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立方米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0.6mg/立方米,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立方米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材料、家具等是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如作为隔热建材的脲甲醛绝缘泡沫老化时会释放甲醛;装修和做家具用的人造板材如胶合板、细木工脂做粘合剂并常用甲醛进行防腐处理,当遇热潮解时释放甲醛。其他装饰材料如壁纸、内墙涂料、地板革、油漆、化纤地毯等也会向室内释放甲醛。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对有机物无选择性吸附。决定活性炭物理吸附作用强弱的因素包括:

活性炭的孔径分布

被吸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及分子直径

氢键作用

接触时间

被吸附物质浓度

由于氢键作用的影响,活性炭对低浓度甲醛的吸附效果并不理想,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均不高。至于市售的活性炭包等产品,由于是静态被动吸附,无法保证甲醛分子与活性炭的接触时间,用于室内除甲醛效果实在有限。

室内甲醛污染的特性为低浓度持续无组织排放,有效去除室内甲醛的方式为持续通风,并利用吸附剂去除空气中的大部分甲醛物质。民用空气净化器通常采取的方案即为持续换风,并利用载体活性炭对过滤气体中的甲醛物质进行有效吸附。该方案利用了活性炭的更高比表面积特性,提供理想的反应场所,通过添加到活性炭中的载体对甲醛进行分子破坏或化学固定,属于化学吸附。

基于化学吸附的原理,我们研发载体活性炭用于室内空气净化除甲醛,有两种研发思路: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破坏甲醛分子结构,将甲醛分子降解或甲酸化成盐(氧化还原);

寻找能够与醛基反应的材料,聚合或络合甲醛分子(缩聚反应);

思路一可考虑的材料包括

a.化学强氧化剂,包括高锰酸盐,溴酸盐,高氯酸盐,过硫酸盐等,甲醛被氧化成甲酸盐并固定在活性炭上;更多的固体强氧化剂,因考虑安全因素,避免推荐;

b.氯化铁等

c.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催化分解,包括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银/氧化铜等

d.银镜反应

e.氢氧化铜

思路二可考虑的化学反应包括

a.曼尼希反应,(Mannich反应,简称曼氏反应),也称作胺甲基化反应,是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与甲醛和二级胺或氨缩合,生成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一般醛亚胺与α-亚甲基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也被看做曼尼希反应。反应的产物β-氨基(羰基)化合物称为“曼尼希碱”(Mannich碱),简称曼氏碱。

b.席夫碱反应

c.脲醛树脂反应

d.酚醛树脂反应

e.甲醛氨化(乌洛托品)

如何提高载体活性炭滤芯的CADR值和CCM值

接触面积,市面上通常用的蜂窝网格模式或夹碳布模式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结构如蜂窝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纸蜂窝等;

载体活性炭用量,活性炭用量多多益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wh/1029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