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男子下巴流脓口难张医生却用小腿骨来

2020-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下巴骨坏死,时时流脓疼痛,张不开嘴不说,还异臭难闻……十几年前,安徽人缪先生(化名)在逃离鼻咽癌“魔爪”后,便落下了这样的后遗症。由于无法正常张口进食,缪先生从一个体重90公斤的微胖人士,足足饿瘦了30公斤,辗转多地就医,但痛苦依旧延续。

网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6月19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中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获悉,该院黄志权教授团队,巧妙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通过切除病变的下巴骨,移植一段小腿骨,帮谬先生解决了难题。在三维重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新技术的护航下,缪先生恢复咬合功能,并且重新获得良好的外形,近日已康复出院。

逃脱癌魔:他的下巴骨变得千疮百孔

十几年前,缪先生不幸患上鼻咽癌。

中国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之冠,由于在广东人群中尤为高发,因而该病素有“广东瘤”之称。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有一些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会出现放射性骨髓炎,导致下巴疼痛,甚至化脓流水,张不开嘴巴。

缪先生就是这群患者中的一位。经放射治疗后,他本以为逃离了癌魔的爪牙,却未曾料想因此患上“放射性骨坏死”,下巴骨千疮百孔,腮帮疼痛难忍,不仅张不开嘴巴,还因口腔里面化脓流水,臭味袭人。

缪先生原本经商,出现这些症状后,他根本无法正常与客户沟通。由于不能正常吃饭,原来体重90多公斤的他,硬生生被饿瘦30公斤,工作和生活都苦不堪言。

缪先生一家开始漫长的求医征途。他们跑遍安徽、医院,寻找各路专家,但均被告知“手术风险大”。多处求医无门,准备放弃之际,缪先生看到了广州日报全媒体平台今年2月下旬发布的一篇关于广州医生成功治疗“放射性骨坏死”的报道。他重燃了希望,立即与爱人打“飞的”,从安徽来到广州,找到了报道中的医生——中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黄志权教授。

小腿骨变身下巴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缪先生因患病时间久,下颌骨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且身体状况不佳,手术难度巨大。

以往对于下颌骨出现“放射性骨坏死”的病人,需要分前后两次手术取小腿腓骨,再将腓骨与下颌骨骨吻合,创伤大,治疗周期长,费用高昂。

在黄志权教授主持下,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了全科讨论,就缪先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权衡利弊,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切除病变的下巴骨,使用一条小腿骨,一次性重建缺损部位。

为确保万无一失,手术前,医生运用3D软件,对缪先生的下巴骨以及颈部的血管进行重建,并实施了“虚拟手术”,为真正手术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准备,同时对其全身情况进行评估与调整,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尽管如此,缪先生的病情严重度还是超出了预想。在手术过程中,缪先生出现血压骤降、生命出现危险的突发情况,性命危在旦夕。幸而,经验丰富的手术团队马上为缪先生进行抢救,生命体征逐步稳定。

经过12小时的艰苦奋战,十几厘米的小腿骨被塑造成下巴骨的形状。然而,手术完成后,患者的情况不容乐观,血压波动不稳,多次出现危象。在该院ICU、内分泌科、呼吸内科、感染科、康复科等学科与口腔颌面外科的多学科医生通力合作下,患者的情况逐步得到改善,最终安稳度过危险期,顺利转回普通病床,困扰患者多年的疼痛、流脓等问题也得到解决。

提醒:放疗前先洗牙治龋齿

据黄志权教授介绍,“放射性骨坏死”是由于放射线引起的疾病。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放射线是一柄双刃剑:既能抑制癌细胞,也会对正常组织造成很大的损伤,尤其是下颌骨,因含钙量高,吸收射线量大,更容易发生无菌性坏死。

他提醒,癌症患者尤其是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做好牙周洁治(洗牙)、龋病治疗,拔除无法治愈的坏牙,注意口腔卫生等是预防的关键所在,能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中医院治疗“放射性骨坏死”,以多学科合作为特色,目前,该院已成功完成多例“放射性骨坏死”危重患者的治疗手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通讯员:林伟吟刘文琴欧展鹏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猜你喜欢

▲7岁男孩一口气吃了20多颗荔枝竟然出现这样的症状……

▲空中惊魂10多分钟!乘客“飞”出座位!昨天这架飞机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怕!“牙签弩”在学生圈风靡!可射穿玻璃镜片,一旦射到眼睛不堪设想

▲12岁女孩为父挡刀勇斗歹徒“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想保护父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zz/1027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