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O中国好声音雷替曲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

年10月21-24日,第60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年会(ASTRO)在美国圣安东尼奥盛大召开。医院胡德胜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评估雷替曲塞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选本次大会壁报交流。医脉通第一时间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详情如下。

研究背景

欧洲鼻咽癌治疗指南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均推荐给予同步放化疗为主的方案,同时考虑行诱导化疗或辅助化疗。诱导化疗能及早杀灭亚临床转移灶;减轻肿瘤负荷,同时提高对后续放疗的敏感性;最新的研究表明在调强放疗时代下,诱导化疗具有降低远处转移的优势。

目前鼻咽癌的化疗中以含铂方案最为常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PF)方案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鼻咽癌的最经典的化疗方案,但其有效率始终维持在40%-60%,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常伴发较严重的口腔黏膜炎、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以及肾毒性,患者常不能耐受。因此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化疗药物势在必行。

雷替曲塞作为特异性的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研究证实,雷替曲塞可作为放疗增敏剂使用,与5-FU相比,雷替曲塞对放疗的增强效果更佳、协同效果更好。雷替曲塞给药仅需要15分钟静脉滴注即可,前期也有一些文献报道雷替曲塞联合放疗黏膜炎发生率较低。本研究旨在评估雷替曲塞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该研究共入组60名符合纳入条件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雷替曲塞+顺铂诱导化疗2个周期(雷替曲塞2.5mg/m2,静脉滴注15分钟,d1;顺铂25mg/m2,静脉滴注,d1-3,21天重复),之后同样的化疗方案同步放化疗2个周期。入组患者给予影像引导调强适形放疗(IMRT)。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

图1基线特征

研究结果

年7月至年3月期间,共有60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入组,52名患者完成了治疗。根据自愿意向治疗原则将所有患者纳入生存分析。治疗后3个月ORR为97.8%。

图1DCRORR

2年OS率为91.5%。中位RFS为30.5个月(95%CI28.4-32.3)。2年RFS率为84.7%。2年无局部复发率为96.6%。2年无远处转移率为88.1%。

图2疗效分析

常见的急性毒性反应是2-3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口咽粘膜炎。只有一名患者(1.7%)发生了4级骨髓抑制。

图3不良反应

研究结论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具有与标准一线治疗相当的疗效,并且其耐受性良好甚至更低,表明该方案可作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小结

鼻咽癌是东南亚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死亡率为1.74/10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由于鼻咽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区暴露不佳,鼻咽癌不宜行手术治疗。鼻咽癌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对放射线及抗肿瘤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放疗为首选治疗方案,早期鼻咽癌可达到根治效果。但临床上大部分鼻咽癌患者为3-4期,单纯放疗对局部晚期患者疗效欠佳。放化疗综合治疗已成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

雷替曲塞作为特异性的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表现出与标准一线治疗相当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更好。雷替曲塞,无疑为鼻咽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理想的治疗选择。

胡德胜教授在现场

壁报交流现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zl/10286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