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后自己置胃管进食,您了解吗
2021-9-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风后自己置胃管进食,您了解吗?
近日,杨大爷因吞咽困难及右侧肢体乏力在我院住院,入院后完善检查明确是脑梗死,住院期间一直需要带胃管进食,经过10余天治疗,杨大爷右侧手脚恢复如前,但吞咽仍困难,口水分泌也很多,不能经口进食,于是在我科朱真真主治医生、危娟护士长及颜海霞康复师等的帮助下,在吞咽康复的同时教杨大爷在进食或吃药时自己给自己置入胃管进食,第二天杨大爷就学会了这种方法,心情大好,杨大爷说:“感谢你们教会我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太好了,简单易学,减少一直留置鼻饲管的痛苦,口水分泌也少了,身体上痛苦少了,心情也好多了!”这种方法提高了杨大爷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也增加他康复的信心。
(杨大爷自行置胃管完成)
杨大爷这种置胃管的方法叫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ntermittentOro-Esophagealtubefeeding,IOE):指根据需要间歇经口途径放置导管至食管上段,进食时置管,进食完毕后拔出导管的一种进食的代偿方法。
IOE示意图
IOE的操作步骤:
(1)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选用14号胃管,胃管前端用温水湿润。
(2)插管:应经口腔沿患侧向咽后壁轻柔推进导管,当胃管到达咽喉部时(约插入10cm)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导管插入。插入长度距门齿约25~30cm。
(3)检测:将胃管头端放入水中无气泡逸出,插管过程中患者未发生呼吸费力、呛咳等不适即插管成功。在插管时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呛咳,则说明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并给予安抚,待患者休息后重新插管。
(4)注食:用注食器注入备好的流质饮食,根据患者病情、平时进食量确定每日插管次数,一般每天插管3~6次,每次注入量为~ml,温度38~40°C。
(5)拔管:注食完毕,用温水冲管后,反折胃管,在呼气末拔出胃管。坐位或半坐卧位应保持体位约20~30分钟降低反流误吸的的风险。
IOE置管时的注意事项:
1、如插入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可能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再插。
2、注食应从少量开始,观察2-3天,再逐步增加。
3、进食后1小时内不做刺激口腔的操作及气道护理。
4、注意观察患者摄入量、出量、消化情况,以了解患者营养状况。
IOE的优点
1.IOE进食后即拔除导管,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对其日常的康复训练和生活影响较小,提高对自我形象的认同感,不影响正常社交。
2.IOE是按照一日三餐给予进食的,符合生理节律,保证营养支持。
3.由于不需要留置,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了拔管风险,也降低了呃逆、出血、感染、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4.操作步骤简便,家属和患者可自行置管。
哪些人群合适选择IOE?
1.主要适合中枢神经系统、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者。
2.生命体征平稳、能正确理解和遵从指令动作。
哪些不适合选择IOE?
食道中下段梗阻、不宜肠内营养患者。
IOE更接近正常进食节律,避免了长期留置胃管对粘膜的损伤及咽喉部的不适感,有效的解决了患者插胃管的依从性问题,保证了患者的营养摄入,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了形象,给患者以心灵的慰藉。
团队介绍
危娟,脑卒中中心护士长,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广东省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年于医院、医院进修卒中后吞咽障碍管理;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康复专科护士;目前担任广州市康复护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康复护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分会理事。朱真真,脑卒中中心主治医师,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医院,曾在ICU工作4年余,对脑血管病及神经科相关危重症有一定的诊治经验,被评为科室优秀工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