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别把导管球囊扩张术神化了
2021-9-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别把导管球囊扩张术神化了!
医院康复科
吞之道线上平台吞咽障碍小知识
什么是导管球囊扩张术?
导管球囊扩张术,也叫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是用适当号数导尿管球囊导管经鼻孔或口腔插入食道,确定进入食道并完全穿过环咽肌后,用分级注水的方式向球囊内注水,持续扩张环咽肌,恢复环咽肌的功能。
球囊扩张术的创始人
创始于年,医院康复科窦祖林教授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创新性地应用导尿管球囊导管在球囊内注水扩张治疗脑干病损后所致的环咽肌不开放或开放不完全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技术年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导管球囊扩张术的适应症
适用于脑干损伤(脑干外伤、脑干梗死、脑干炎)导致环咽肌功能异常或鼻咽癌放疗术后产生环咽肌的良性狭窄。
导管球囊扩张术的操作
1.儿童导管球囊扩张术
应用6-8号球囊导尿管经鼻孔或口腔插入食道,确定进入食道并完全穿过环咽肌后,在球囊内分级注水0.5-1.5ml,球囊在环咽肌处维持数秒(15-60秒/次),循序渐进分级扩张环咽肌,5次/天。应用于大儿童(3-6岁)。适用于脑干炎、脑干受损的患儿。
2.幼儿导管球囊扩张术
应用6号球囊导尿管经鼻孔或口腔插入食道,确定进入食道并完全穿过环咽肌后,在球囊内分级注水0.5-1ml,球囊在环咽肌处维持数秒(15-60秒/次),循序渐进分级扩张环咽肌(第一次做应在x线下进行,防止误插),5次/天;适用于脑干炎、脑干受损的幼儿(1-3岁)。
3.成人球囊扩张术
用12-14号数球囊导管经鼻孔或口腔插入食道,确定进入食道并完全穿过环咽肌后,用分级注水1-10ml的方式向球囊内注水,球囊在环咽肌处维持数秒(15-60秒/次),循序渐进分级扩张环咽肌,5-8次/天。
注意:
1.球囊内注水不能过大过快,球囊在环咽肌处不能维持时间过长,避免球囊过大,球囊内水量增加过快或时间太长压迫导致,会导致环咽肌或食道及咽部水肿、出血,食道糜烂/甚至呼吸困难(嘴唇及面部紫绀、呼吸无法换气)等。
2.施行球囊扩张术时,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指脉氧、心率等变化,以免导致缺氧及心率过速等所引致突发问题。
3.导管球囊扩张术不能盲目追求增加扩张的注水量及扩张的次数,同时要注重吞咽功能的再学习、口腔功能基础训练及手法治疗等联合应用。
哪些患者不合适做导管球囊扩张术?
1.未经吞咽造影检查,无法明确是否存在环咽肌功能异常的患者;
2.意识不清的患者;
3.口腔期吞咽障碍患者;
4.喂养障碍的患儿,如拒吃、感觉过敏、胃反流(呕吐)、食欲不振、挑吃、食物厌倦症、进食恐惧症、胃及食道疾病、不能配合等宝宝。
哪些人有资质做导管球囊扩张术?
因导管球囊扩张术是一项有创伤的治疗操作,患者扩张前需要严格的检查后确诊有环咽肌功能异常的适应症方可施行。有资质操作导管球囊扩张术的人员:经过导管球囊扩张术专业培训获得证书的临床工作医生、语言治疗师,医院备案方可开展。
想学习更多的吞咽障碍知识,欢迎购买下列书籍阅读。
供稿人:万桂芳
单位:医院康复科语言吞咽治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