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鼻咽癌延长生存期的关键策略揭秘

2025/4/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我国华南诸省以及东南亚地区最为常见。

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比较隐蔽,且NPC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在起病早期被发现,一旦确诊多数患者已经是鼻咽癌肿瘤中晚期。

鼻咽癌肿瘤细胞绝大多数对放疗高度敏感,头颈部局部放射治疗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多数NPC患者预后良好[1]。

但对于局部晚期和/或复发NPC患者,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特殊,治疗起来比较困难[2]。

01鼻咽癌的地区分布

鼻咽癌是一种具有显著种族和地理分布特征的疾病,北美洲北部的爱斯基摩人(Eskimo)、北部非洲地区国家以及科威特(Kuwait)的居民,发病率也相对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

突尼斯(Tunisia)北部地区-年期间,其男性和女性NPC的世界标准化后总发病率分别为3.6人/10万和1.6人/10万,随着该国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NPC的发病率正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4]。

鼻咽癌在我国南方省份发病率偏高,北方诸省鼻咽癌发病率相对较低,如河南省年NPC发病率为1.11人/10万,世界标化后发病率为0.85人/10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本文对目前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做一简单综述。

图片源自网络

02鼻咽癌的治疗方案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属于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或异常表达,EGFR的激活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化生、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

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GFR扮演着重要的角色,NPC患者如存在EGFR突变,多数预后不良。

因此,EGFR可作为判断鼻咽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另外也可以作为鼻咽癌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尤其对于局部晚期或放疗后复发的NPC患者来说,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6]。

临床上针对EGFR靶点应用广泛且非常有效的药物是EGFR单克隆抗体,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和帕尼单抗(Panimab)等,均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批准,可用于治疗存在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满意[7,8]。

图片源自网络

(2)抗血管生成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VEGFR)在鼻咽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NPC患者血浆中的VEGF水平和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正相关,且VEGF高表达的NPC患者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比较低,预后相对更差[9,10]。

抗血管生成抗体药物贝伐单抗(Bevacizumab)是靶向VEGF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有研究表明其对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有一定帮助[11]。

阿帕替尼(Apatinib)是高选择性的VEGFR-2受体拮抗剂,为我国自主创新研制,年已被我国FDA批准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疗,其靶向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相对比较少。

有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在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客观应答率和良好的安全性[12]。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Endostar)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其通过抑制鼻咽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减少新生血管生成,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进而增强NPC放化疗的治疗效果[13]。

图片源自网络

(3)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近年来,恶性肿瘤的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日新月异,很多以前认为是不治之症的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已可以通过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得到良好控制,甚至达到痊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患者生命[14]。

一些实体瘤患者局部晚期复发或出现全身转移,也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分子靶向治疗以求控制缩小肿瘤大小,减轻症状,缓解痛苦。

目前对于鼻咽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虽然有大量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方向的研究成果发表,但目前尚未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可推广用于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物靶向和免疫治疗手段相对比较少,临床上的治疗效果也有待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15]。

(4)细胞治疗:细胞治疗,又称为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celltherapy,ACT),其临床研究应用的历史已有四十年左右,发展过程亦经历了很多阶段,目前仍在不断推陈出新之中。

鼻咽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主要在T细胞相关免疫治疗领域,多数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latentmembraneprotein,LMP)有关,LMP可在NPC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癌细胞与周围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并对肿瘤侵袭、血管生成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16]。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针对EBV阳性鼻咽癌患者的细胞免疫治疗中,含有共同核心基序集的不同TCR序列的存在与针对EBV阳性NPC的CTL免疫治疗的有效反应相关。

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局部晚期EB病毒阳性NPC患者,采用联合化疗和EBV特异性T细胞免疫治疗的方案,有效率可达71.4%,同时需要合理选择化疗药物,并考虑到化疗对全身免疫反应和后续的细胞免疫治疗结果的影响[17,18]。

图片源自网络

(5)肿瘤疫苗:亦称癌症疫苗,目前大致可以分为:全细胞疫苗、肿瘤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抗体肿瘤疫苗这四大类。

某些肿瘤与特定的病毒感染诱发密切相关,病毒相关抗原有望成为良好的靶标,EBV阳性的鼻咽癌细胞可表达EBV潜伏膜蛋白(LMP)、EB病毒核抗原1(EBNA1)等,基于此的NPC疫苗研究正在进行中。一些研究表明,采用基于EBV的治疗性疫苗预防EBV相关癌症,尤其是鼻咽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19]。

(6)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鼻咽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同时也作为祖国医药文化特色,一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对于NPC患者放疗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如口干、口鼻异味、鼻流涕、鼻出血等,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益气、宣鼻通窍等中医药治疗,可明显缓解放疗后各种并发症带来的痛苦[20,21]。

鼻咽癌患者在根治性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干燥性鼻炎等并发症,此时局部使用锡类散、薄荷脑滴鼻液等经典中成药,通过其局部收敛、润滑等功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化疗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助于其坚持完成根治性放疗的全部过程。

图片源自网络

综上所述,不同情况的鼻咽癌患者,其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很大,最终预后结局也很不一样,NPC患者只要能够早发现、早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对于局部晚期复发和/或转移鼻咽癌患者的治疗,需要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经医生、患者、家属三方深入沟通,共同决策,最终制订出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并利于患者接受和配合完成,以期取得满意的治疗结局和预后。

鼻咽癌初治、难治的患者

我们有化疗、免疫、细胞回输…等项目

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

参考文献:

[1]SUNX,SUS,CHENC,etal.Long-termout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zz/1032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