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疼痛装ldquo开关rdquo

2021-8-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31/5972056.html

关于疼痛,你的领悟有多深?

刺痛、酸痛、胀痛、绞痛、暴裂样痛……

是不是光听名字就能勾起你那些痛苦的回忆?

当看到电视里关公刮骨疗伤时

屏幕前的你是否也龇牙咧嘴感同身受?

可见疼痛是人人都想避而远之的一种体验

你是否也曾想过

如果在身体上安装一个“开关”

能够像控制电灯一样控制疼痛

那该有多好

你想不到的是,医学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开关”已经应用于临床,我院东院疼痛科主任陈付强就已经帮助数百位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按上了该“开关”,让他们重新获得享受生活的权利。今天跟随陈主任一起来认识这个神奇的疼痛“开关”。

先看个让人如释重负的故事

39岁丁先生(化名),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像大多数平凡人一样,生活不易,但也算平凡欢喜。

直到有一天,“鼻咽癌”三个字赫然出现在了他的报告单上,那一刻,犹如晴天霹雳。此后,鼻咽癌并发全身骨转移带来的疼痛将丁先生拉入痛苦的深渊。

为了止痛,丁先生开始大把吃止痛药,疼痛虽然能暂时止住,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却让丁先生掉入了另一个人间炼狱: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小便费力等一系列副反应让丁先生精神状态日益萎靡。肿瘤的侵犯导致他全身剧痛,让他变得暴躁、绝望,有时甚至失去理智。看着自己的至亲每天受着煎熬,家人们也心如刀绞,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能少受疼痛折磨。

“医院东院疼痛科陈主任那里治疗癌痛有好办法,之前认识的一个朋友胰腺癌骨转移就去陈主任那里做了个小手术,回来之后就不疼了,并且散步、外出什么的都不影响”,与热心邻居的一次对话,犹如一道光线照进丁先生挣扎的深渊。

丁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陈主任门诊,陈主任详细了解病情后告知患者:“像你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做一个鞘内吗啡泵置入术,既能把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又能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就像给你装控制疼痛的开关”。

丁先生随即办理了入院手续,入院后团队迅速完善相关化验检查,第二天即为丁先生进行了“完全可植入型鞘内吗啡泵体内置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

“我真后悔没有早点来”

术后查房时丁先生亲切的握住了陈主任的手:“我真后悔没有早点来,您给了我第二次生活的权利。”丁先生的疼痛评分已由术前的NRS评分8分(重度疼痛)降到了1分(基本不影响生活)。两天后,丁先生像常人在病区散步,轻松的步伐里透着摆脱癌痛后的如释重负。

问:癌痛到底有多痛?

答:生命无法承受之痛。

陈主任表示,癌症疼痛,是癌症最显著的信号,也是最重度的疼痛之一。随着病情加重,癌细胞向骨骼、神经及内脏等组织扩散转移,晚期患者会成片乃至全身疼痛,无法进食、睡觉,连喘气和翻身都成了奢侈,放化疗等也可引起疼痛。每一次的疼痛加剧,都会使患者失去治疗信心,焦躁、抑郁接而袭来。在接诊的患者中,陈主任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医生,说实话,我真的不想活了,真的太痛了”,“主任,我感觉肚子里像有一把刀子在割我,一下一下,像扎心一样”……

鞘内镇痛泵植入术止痛的原理

“想要了解鞘内泵阵痛原理,首先要知道疼痛是怎么产生的,人体痛感必经的路径是神经—脊髓—大脑,如果将这一路径从中拦截,让痛感无法传递到大脑,那么人就不会感受到疼痛了”,陈付强主任表示。

鞘内镇痛泵的原理就是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输注泵将泵内吗啡输注到患者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髓相应的位点,阻断疼痛信号通过脊髓向大脑传递,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它是通过微创手术将导管植入人体(硬膜外腔或鞘内),药盒通常埋藏于皮下,病人只要轻轻一按药盒的开关,就可以把止痛的药物输送进疼痛的部位。这种做法就相当于在患者体内搭建全天候输入止痛药的“绿色通道”,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顽固性疼痛的领先技术。

“为了解决癌痛这一难题,我们在年率先在山东开展了鞘内吗啡泵体内植入技术,治疗中晚期顽固性癌痛,目前已完成余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同时还帮助省内20医院的疼痛科开展了此项工作,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陈付强主任表示。

▲鞘内镇痛泵工作原理示意图

鞘内镇痛泵有哪些优势?

1.高效镇痛。鞘内用药直接把阿片类药物送入到脊髓后角,阻断或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镇痛药物的用量较传统用药方式显著降低,鞘内镇痛泵每天镇痛用药量仅相当于口服用量的1/、静脉用量的1/,且镇痛质量显著提升。

2.轻微镇痛药副反应。由于用药量明显减少,因而相较于口服等传统给药方式,通过植入装置给药使副作用减轻,也使阿片类用药依赖性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3.疗效好,手术创伤小、加量空间大、副作用小,可持久、稳定镇痛,还可很好控制爆发性疼痛。

4.降低整体医疗费用。与需求量较大的口服、静脉、肌注传统给药方式相比,鞘内给药量大大减少,可使患者整体用药成本降低。

5.突破性的疼痛患者管理新模式。可体外控制、灵活和个性化的给药模式、强大的数据储存功能且易跟踪随访。剧烈顽固疼痛、爆发痛时方便患者自行及时控制追加量,有效改善疼痛,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回家也可使用。

该技术适用于哪些癌痛患者?

陈主任表示,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类癌痛患者:

1.需要长期大量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能耐受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毒副反应者。

2.经过神经阻滞、神经破坏治疗、静脉PCA治疗等方法仍无法见效时,对预期生存期>3个月,且无相关的穿刺和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均可考虑。

3.经保守的药物治疗无效,不能够使用其它疼痛微创治疗方法。

文/东院疼痛科姜祖波

采编/文化宣传部徐福强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叶梓张雪茹

往期精选

◆续写山海情谊我院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延荣强启程◆安顺手记|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世界青光眼周|视野不丢生活无忧——眼压与青光眼◆爱耳日|老中青10大听力误区你中招了吗?◆“顾”家营养餐|世界肥胖日为你送上医学减重最佳食物选择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zl/1029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