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癌症村官王济正捐出自己救命钱
2017-2-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故事发生在衡阳县长安乡最穷困的山村——大必村(年与湾塘村合并为湾牌村),主人公是土生土长的“大必人”,名叫王济正。年,通过换届选举,他高票当选大必村村支书,从此开始了他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为民坚守历程。
▲王济正把社会各界捐助给他的爱心款全部转捐给村里的困难群众。
“村里发展不能等……工作是我最好的‘止痛药’”作为全乡最偏远的山村,大必村被大山层层包围,属紫色页岩高岸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
短短几年间,在王济正的带领下,大必村陆续修建通村、通组水泥公路10公里;把桃花组、子冲组等6个组的排灌站全部进行整修,村民不再为遇到旱涝天气而“闹心”;从年至今,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原先的余元到现在的多元,翻了好几番。
▲村道建设开工后,村民自发动手平整路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王济正被查出患有鼻咽癌。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并没有将他击倒,在经历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后,他很快调整过来,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
“当时村委正在筹备将瓦山到台源镇的机耕道路进行硬化,项目已经得到县里批复,大家都等着王书记组织开工。”村妇女主任刘义香回忆道,“住院不到两个月,王书记就回到村里,当时他戴着顶老人帽(因为化疗头发全掉光了),手里拄着一根拐杖,整个人非常憔悴,看上去好像老了10多岁……”
▲王济正带病坚持工作。
患癌以来,王济正为治病已经花费了40多万元。如今村里有不少村民已经盖起了别墅,可他家的房子还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即便如此窘迫,王济正始终坚守自己的岗位,对于村里的工作丝毫没有落下,先后带领村民建起了村级敬老院,修好了彭家组、代湾组、铁湾组电灌水排,对村里8口骨干塘进行清淤并硬化……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领导、同事和家人都劝他多休息,“村里的事就先放一放,先养好身体……”
▲即使行动不便,王济正还经常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
“说老实话,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但是村里的发展不能等。我觉得工作的时候自己是个正常人,工作就是我最好的‘止痛药’。”王济正这一番话,打动了他的妻子,也打动了牵挂他的干部们。
年,代湾组村民王冬方的丈夫患癌症去世,剩下她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守着一间破旧土砖屋。按照相关政策,王冬方可以享受危改补贴,前提是必须先把危房改建好,经住建部门验收后方能领取补贴。可孤儿寡母上哪去筹得这笔建房资金呢?又是王济正,关键时刻把儿女们凑来给他治病的2.5万元钱交到王冬方手上。
“有人比我更需要这些钱……应该让爱心传递下去”王济正的事迹传开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登门看望王济正的人络绎不绝。
近日,衡阳县委书记曾秀专程来到长安乡湾牌村,看望慰问与病魔搏斗的王济正。在详细了解其病情及治疗情况后,曾秀代表县委、县政府送上慰问金。该县已经发出号召,要求全县党员干部以他为榜样,树立起心中有党、一心为民、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公仆情怀。
▲今年以来,王济正病情持续恶化,如今已无法站立,只能在家坐轮椅办公。图为村民自发来到他家里交新农合的款项
得知王济正即使坐在轮椅上,仍念念不忘村里还有4个组没有通水泥路,还有13口骨干塘需要清淤、硬化……曾秀当即表态:“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11月14日,在县、乡、村的努力下,一条长约2.6公里,连通该村高木组、谷子组、江山组、铁湾组和刘公组的通组水泥马路正式开工。“道路拉通后,将把台源镇和长安乡两个乡镇彻底打通,沿途这5个最穷村民小组的多户村民脱贫致富有望了。”长安乡乡长颜卫告诉记者,这不仅是为了完成王济正和全村人的心愿,也是长安乡和湾牌村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
▲王济正跟村干部一起开会商议。
就在当天,王济正也作出一个决定——将社会各界捐助给他的爱心款全部转捐帮扶同村困难户。
“我自己的病情我知道,花再多钱去治疗都是浪费;村里比我困难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比我更需要这些钱!”王济正说,“这本来就是善款,应该让爱心传递下去。大家有心的话,就请帮一下我们村里的贫困户吧。”
来自衡阳县仁爱爱心慈善协会的20多名爱心人士也闻讯赶来,慷慨解囊,现场捐助了爱心善款1万余元。会长杨小兰告诉记者,得知了王济正的事迹后,大家都非常感动,“他的朴实和善良像金子一样可贵,我们不仅要向他学习,还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跟随他一起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来源:衡阳晚报
记者:刘思远(文)/周琪(图)
编辑:蒋雅楠
衡阳日报社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