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PI3K抑制剂有望成为头颈癌新突破
2025/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31/5416234.html
头颈部肿瘤是一组高度侵袭的异质性肿瘤,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癌症类型。其中,90%的头颈部肿瘤是鳞状细胞癌。由于大众认知不足,头颈部肿瘤的危害性时常被忽略,致使70%-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且50%-60%的患者在两年内会出现复发,最终导致较差的预后和高死亡率。
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年中国新增的头颈癌患者人数达到了14.2万,发病率仅次于排第八位的甲状腺癌且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死亡人数接近7.5万。
PD-1单抗的出现为头颈癌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式。年,欧迪沃(O药)的头颈癌适应症正式在国内获批。但同年,英国权威机构却不推荐O药用于头颈癌患者。
PD-1单抗为何会在头颈癌适应症上出现互相矛盾的复杂局面?在PD-1之后,又将由哪些靶点参与头颈癌的广阔市场?
手术、放化疗、EGFR靶向药:延长生命,但难以治愈以往对于头颈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结合放化疗。但手术在头颈癌的治疗上,实施难度较高。一方面因为在部分细分癌种(典型的如鼻咽癌)中手术较难实施;另一方面,由于手术位置在患者头颈部,术后可能影响患者的容貌、语言甚至吞咽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比于手术,放化疗手段在头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受限较少。但是考虑到患者常出现的复发和远端转移,放化疗只能在短期内控制病情进展,但无法让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在传统治疗方式收效甚微的情况下,靶向治疗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年,美国FDA批准爱必妥(西妥昔单抗)与放疗联合(一线)或单药(标准治疗后)用于治疗非转移性头颈癌,年适应症又被拓展到与化疗药物联用治疗转移性头颈癌。就此西妥昔单抗成为了全球首个用于治疗头颈癌的靶向药物。
从临床数据上看,西妥昔单抗与标准治疗相比,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存期。在西妥昔单抗的EXTREME研究中,西妥昔单抗与化疗联用较单独使用化疗相比,患者的总生存期延长了近3个月。而在中国开展的进一步研究CHANGE-2中,与单纯化疗相比,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化疗将患者的总生存期提高了2.2个月,并且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50%。基于EXTREME和CHANGE-2研究的优秀结果,爱必妥在年也获得了我国的国家药监局批准,与铂类或氟尿嘧啶化疗联合,用于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西妥昔单抗成为头颈癌患者的福音,关键在于其针对的靶点EGFR在头颈癌中广泛存在突变。但从另一方面讲,EGFR靶向药虽然总体有效率较高,但其疗效也只是优于化疗,无法“治愈”头颈癌。
PD-1单抗:疗效拔群但有效人群却很有限在EGFR之后,头颈癌的新转机出现在了PD-1上。以PD-1单抗为首的免疫治疗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类型的肿瘤,头颈癌自然也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