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版

2021-7-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复发鼻咽癌的诊治

病理确诊的鼻咽癌,经根治性放疗临床肿瘤全消,治疗结束>6个月,局部或区域再次出现与原肿瘤病理类型相同的肿瘤称为复发鼻咽癌。随着IMRT广泛应用和综合治疗的开展,鼻咽癌局部区域控制率明显提高,局部区域复发率为10%~15%。

5.1诊断需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EBV-DNA检测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鼻咽癌复发的金标准,对于鼻咽腔内复发者,采用鼻咽镜下获取组织活检。对于颅底、鼻窦可疑复发患者,可全麻下行鼻内镜引导下活检。对于颈部可疑复发患者,可选择颈部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如果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有疑问,也可选择肿块切除活检术。对于病理检查困难的患者,如果病灶持续进展,推荐进行多学科会诊。

5.2治疗策略建议采用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的模式,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复发病变的大小、位置、分期、复发间隔时间等合理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满足手术适应证的局部区域复发鼻咽癌,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切缘阳性者应补充放疗。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手术无法切除者,应行再程放疗。对于拒绝手术和放疗者可考虑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局部区域复发合并转移鼻咽癌,仅在转移灶取得良好控制后才考虑复发病灶的放疗。无手术和放疗适应证的患者,考虑进行临床研究。

5.2.1放疗首选IMRT,早期患者后装与IMRT疗效相似,但晚期并发症如鼻咽坏死、颅神经麻痹、出血、听力损伤等发生概率明显增加。质子或重离子放疗是否能带来生存获益还有待研究。(1)靶区勾画:①GTV,GTVnx包括影像学及临床检查可见的原发肿瘤,GTVnd为颈部转移性淋巴结。②CTV,复发鼻咽癌均不考虑淋巴结引流区预防性照射,区域复发仅照射转移淋巴结所在区域;推荐CTV为GTVnx+5~10mm及区域复发淋巴引流区域。③PTV,考虑照射时摆位误差、系统误差、器官移动及靶区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推荐外扩3~5mm;建议PTV给予60~64Gy/30~35次。(2)OAR限量:OAR的限量是复发鼻咽癌再程放疗的难点,取决于正常结构的阈值剂量和完成初次放疗后至复发的间隔时间,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临床上应根据复发肿瘤分期、治疗目的以及正常组织的优先等级综合考虑。如根治性再程放疗时脑干和脊髓最大耐受剂量可达40和30Gy。其他OAR限量可参考最大耐受剂量(TD5/5)减去30%的首次照射剂量[44]。

5.2.2手术鼻咽病灶可采用鼻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一般仅限于rT1~T2和部分早期rT3。颈部术式包括根治性颈清除术、改良性清除术、选择区清除术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

5.2.3化疗化疗多为晚期局部复发性鼻咽癌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对于复发距首次放疗间隔时间<1年的患者,化疗亦可延长再程放疗间隔时间,以利于保护正常组织。化疗在复发鼻咽癌中的价值有待研究。

5.2.4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鼻咽癌组织多高表达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VEGFR),因此可用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或尼妥珠单抗[40])、VEGFR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等)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靶向治疗。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PD-L1(最高90%)且富含淋巴细胞,这预示着鼻咽癌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目前已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针对CD8+T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因子PD1/PD-L1的抗体和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Tlymphocyteantigen4,CTLA-4)的抗体。多项鼻咽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PD1抑制剂在复发/转移鼻咽癌中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不良反应可耐受,但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2B类证据)[45-4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cs/1029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