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中山大学发现ldquo逆天
2021-3-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据悉,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1,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有望攻破癌症。
来源:南方都市报
如果把研发抗癌新药的过程比作10公里长跑,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颜光美认为,他带领的团队顺利跑完了第一公里。颜光美的实验团队在全球内首次发现,在自然界存在的病毒M1具有选择性杀伤多种肿瘤细胞的特性。
这是否意味一种新的抗癌疗法有望在未来诞生?现在的癌症患者有无希望受益于此?颜光美详解了这一研究结果的热点问题。
M1真的很厉害?
颜光美团队在小鼠和人体肿瘤组织上进行的实验显示,M1对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最明显,对黑色素瘤、脑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细胞也起作用。
更为关键的是,实验团队找到了M1病毒靶向杀伤癌细胞的特征物——锌指抗病毒蛋白(ZAP)。研究显示,69%肝癌组织、52%结肠癌组织、61%的膀胱癌组织表现出ZAP的低水平。这意味着,若新药成功研发,病人可以先通过检测,确定体内癌细胞缺乏ZAP,便可以进行病毒溶瘤治疗,提高有效的可能性。
该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10月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下简称PNAS杂志)上,国内媒体报道后引起轰动。
啥时能用上?
“我们现在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有充足的研究资源和好的研究条件,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临床前阶段的研究工作,取得一期临床试验的许可证,M1病毒便能用于自愿参与试验的患者身上,这是理想情况下最快能用于人体上的时间了。”颜光美说。
按照法律规定,新药研发需通过科学研究、临床前、用于人体的一、二、三期临床试验等阶段,才可以上市销售,用于临床治疗患者。一期临床试验考查药物的安全性,二期考查药物的有效性,三期试验用数量更多的实验样本进一步研究,上市后还要在临床中进行大规模的研究,验证药效。
“我对这项研究的可信度很有信心,实验本身的科学证据充足,但面对外界要冷静。”颜光美不同意这是对现有治疗癌症方法的颠覆一说,他更愿意称为“对现有癌症治疗方法的补充和发展”。目前,治疗癌症的临床疗法包括手术切除、物理放射、化学药物治疗等,靶向药物也属于化学治疗,只是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没那么强,但仍然有耐药性等问题。
“研发药品的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颜光美曾在美国药厂实验室工作,在那里一个新药的平均研发期是10年,花20年去研究也是常事。新药研究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多,而且与其它领域的研发不同,药品研发还有安全性、有效性等门槛,一步跨不过去便悉数归零,因此是高投入高风险的研究领域。
研发还有那么多阶段,那病人啥时能用上?
“现在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不能用于病人身上,这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前日晚上十一点,颜光美还在电脑前逐一回复了封来自患者亲友的咨询邮件。作为论文的两位通讯作者之一,身兼学术和行政领导职务的颜光美公布了自己的邮箱,以收取国内外科研同行的咨询,没想到收到大量病患咨询邮件。
他很理解患者亲友见到一线曙光的急切心情。有些来电者不能理解,“我给你签字画押,完全自愿行不行”,他花了半小时给对方解释,现阶段用于病人身上,不管结果如何,均触犯法律。电话也是响个不停。在接受采访的一个小时中,他的手机响了四五次,电话中他连说“有最新进展一定会及时公布”。
人类与癌症的抗争进展到何种程度了?
现在唯一能有效预防的癌症疫苗是子宫颈癌疫苗,对几种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子宫颈癌预防作用能达到90%以上。但由于我国药监部门的审批等原因,疫苗在大陆地区尚未上市。
所有癌症的发病机理,现在都还是不清晰。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子宫颈癌是疫苗无法预防。
癌症治疗的效果,关键看恶性肿瘤的早中晚期,与癌症类型的关系相对较小。早期的即便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肺癌,也有80%以上五年存活率。晚期只有20%存活率。五年生存期比例较高的是鼻咽癌、甲状腺癌,原因是这类肿瘤不易扩散。
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最差的是晚期的胰腺癌、肺癌、肝癌。有25%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在被确诊后活不过一年。
得益于同M1病毒类似药理,人类开发出针对一些基因突变所引发的癌症的靶向药物。比如说,现在医学发现,中国人所患的肺癌当中,有相当部分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它们的EGFR基因出现突变。所以药商们开发出针对此类突变的靶向药物,如特罗凯、易瑞沙,还在继续针对这些突变致癌基因,开发后代的靶向药物,但它们的作用和M1不同,不同点在于长期使用该类靶向药物后,容易出现耐药现象。
抗癌研究有多难?
“单一学科或者几个人的小实验室都不可能完成这个实验。”在颜光美30人的实验室团队中,有23人参与M1病毒研究,他们来自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病毒学、临床肿瘤科等多学科,包括博士研究生、临床医生和技术员,例如从患者身上取肿瘤活体组织医院医生完成,病理学分析鉴定由中山一院负责。“多学科合作的胸怀、组织协调的能力,对科研创新必不可少。”
论文发表前一个月,实验室团队已申请了国家和国际的专利,这是完全由中山大学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
年开始,颜光美便着手筹备主持生物制药的抗癌研究。他的研究思路套用俗话,便是中国传统的“以毒攻毒”。年,实验团队利用一种霍乱毒素细菌,产生有毒蛋白质,诱导脑癌肿瘤细胞降低恶性程度,分化成类似于正常细胞的细胞,论文也是发表在PNAS杂志上。这次M1病毒特性的发现,则是另一套称为“溶瘤病毒”的抗癌功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