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教授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新标准治疗方案呼
2020-10-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的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不断探索免疫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才能破局有望!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的首位,尤其在我国南方省份发病率较高。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鼻咽癌的主要治疗策略,但对于远处转移鼻咽癌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团队近年来始终致力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的不断探索与规范,力求寻找出更加高效低毒的方案,助力鼻咽癌患者更长生存。张教授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全球一线标准治疗方案(Lancet),在此基础上,他们最近又在探索免疫治疗在复发转移性鼻咽癌中一线治疗的作用,初步结果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然而,张教授介绍说:“目前我们的研究均为小型的Ⅰ-Ⅱ期探索性试验,亟需大型临床试验验证疗效”。此次张力教授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大会报道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用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进展,医学界诚邀张力教授为广大临床医生与患者详解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诊疗进展与未来展望。创新试验赋予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更多可能性医学界:此次您在CSCO大会上报道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用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进展,能否请您从试验设计以及设置入组标准的考虑点等角度来介绍该试验?张力教授:鼻咽癌确实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发病率更高。并且该恶性肿瘤还有一个特色——与EB病毒感染相关。局部晚期或者是早期的鼻咽癌,基本上70%的患者能够彻底根治,但是仍然有30%的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或者是转移,这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如何解决这部分患者的临床问题?我们前期虽然探索了更好的化疗治疗方案,但是缓解期短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我们团队开始探索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研究。我们目前设计的试验主要的入组标准为:1.未经治疗的转移性/复发性鼻咽癌;2.不适合局部治疗;3.ECOG评分0或1。入组患者以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诱导期接受:替雷利珠单抗mg+吉西他滨+顺铂Q3w,4-6周期;对照组在诱导期接受:安慰剂+吉西他滨+顺铂Q3w,4-6周期。试验组在维持期接受替雷利珠单抗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安慰剂。试验组在疾病进展后如果研究者认为仍可从替雷利珠单抗获益则可以继续单药治疗;对照组在疾病进展后可交叉接受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我们试验主要有以下三个创新之处:该试验设计收集患者的肿瘤标本,为将来的转化研究奠定基础,以求探索与认识免疫治疗鼻咽癌这个肿瘤更多本质和特点。该试验中对照组发生疾病进展,揭盲后可crossover(交叉接受)至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这就意味着我们试验所有患者都接受过免疫治疗,并且可以区分一线、二线治疗时机。并且该试验设置了无进展生存期2(PFS2)为次要终点,以期解决临床医生的困惑之处:试验crossover以后,对照组接受免疫治疗的病人疗效如何?二线用药与一线用药疗效相比如何?如果一线不使用免疫治疗,二线序贯使用,疗效如何?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里程碑式方案呼之欲出医学界:据悉,该试验已经在9月完成入组。那么能否请您谈谈对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复发或转移鼻咽癌一线治疗疗效的未来展望呢?张力教授:既往BGB-A-临床试验中的鼻咽癌队列已经证实了替雷利珠单抗单药在鼻咽癌患者后线治疗中的初步疗效。中位随访12个月时,客观缓解率(ORR)以及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3%和86%。且不论PD-L1表达状态如何,鼻咽癌患者中均可以观察到肿瘤缓解,PD-L1+/PD-L1-鼻咽癌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50%和88%,25%和75%。在一些既往经多线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中发现,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后靶病灶缩小持久。从未来展望上来讲,毫无疑问,我们肯定期望我们这个研究是一个阳性的结果,该阳性结果将会为未来复发、转移鼻咽癌的一线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标准治疗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目前国内以及全球公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该方案是在三年前我们组织国内的专家共同通过Ⅲ期临床实验建立的,发表在Lancet主刊上,同时也入选了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日本、西班牙等多个国际指南以及我们国家的CSCO指南。如果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得到一个阳性结果,这也是另外一个新的里程碑——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有望登上复发、转移性鼻咽癌一线标准方案的“舞台”,能够改变现有的单纯化疗作为一线标准治疗的现状。改变临床实践与现状,未来可期医学界:您认为该试验结果将会给临床治疗带来哪些指导意义?复发或转移鼻咽癌患者能否如何从中获益?张力教授:首先该试验能够助力鼻咽癌基础实验:所有患者都提供肿瘤标本,通过转化研究的探索与分析,筛选出真正获益的患者,为下一代精准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线索。其次该试验能够改变复发、转移性鼻咽癌一线治疗的实践,单纯化疗不再“一家独大”,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成新希望。并且我们首次探究了免疫治疗在二线使用的疗效: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有效性、安全性都会提高,但可能毒性也会较单纯化疗更大。因此,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或者用于化疗之后的序贯治疗,如何权衡?也是本试验亟待回答的问题。免疫治疗更多治疗模式探索进行时医学界:虽然近年来治疗手段不断进展,鼻咽癌治疗也展现出了新的曙光,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请您谈谈您对鼻咽癌治疗的未来展望?张力教授:所有临床医生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复发、转移性鼻咽癌还有没有更多有效且安全的方案?因此,我们除了不断地探索新的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也在寻求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免疫治疗联合的新方向。我们正在进行的另外一个临床试验是以抗血管生成药物作为化疗后的维持治疗,等患者疾病进展后再考虑使用免疫治疗,探究免疫治疗的后线地位。同时,我们也在不断优化并强化一线治疗的策略——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再加上现有的化疗标准治疗方案,四药联合效果如何?都是我们未来探索的发展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展,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现状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更佳疗效与更长生存“并驾齐驱”,新的治愈希望不断涌现!专家简介张力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候任主委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临床试验学会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南粤百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肺癌的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