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夏廷毅放疗,肿瘤患者不容忽略的治疗
2020-10-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39773.html
放疗的特点在于一个“精”字:精确诊断、精准定位、精彻清剿。精准放疗的优势是无孔不入,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得到治疗,治疗时无创伤、没有任何感觉,对病人身体条件要求不高;精准放疗治疗病灶越小、病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话题背景:当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万左右,死亡病例超过万,经过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40%,与欧美和日本的70%左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作为肿瘤治疗新质“主力军”的放疗,当前处在“才出深山识人少、技术优势犹未尽”的发展爬坡期。为响应“癌症防治共同行动”号召,更好发挥放疗手段的优势作用,提高肿瘤病人放疗可及性和放疗治癌贡献率,“放疗斗士”、著名放疗医学家、北京华夏精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顾问夏廷毅,带领专家团队于今年5月医院,开展“精准医院服务病人”行动,受到了业界和广大病患的广泛好评。日前,就如何认识精准放疗,以及如何发挥其优势作用等问题,记者慕名采访了夏廷毅教授。
01
记者:夏教授,请您谈谈目前我国肿瘤治疗的手段有哪些?如何缩小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未来突破口在哪里?
夏教授:癌症的治疗手段,临床上主要有“三驾马车”,即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大家比较熟悉,多数病人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早期发现手术效果比较好。国内外手术治疗的差距不大。药物治疗大家知道较多的是化学治疗,也就是俗称的“化疗”,但化疗毒副作用大、疗效有限。药物治疗还有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药物治疗进展较快,对特定病种病人效果好,但占比不高、价格昂贵。至于放射治疗的技术进展较快,较传统放疗技术治疗肿瘤的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国内社会认可度和病人接受度还很低,先进放疗技术治疗肿瘤的优势作用发挥不充分。
关于如何缩小我国癌症5年生存率与欧美、日本的差距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全民健康筛查,扩大筛查的人群,保证筛查的质量;其医院医疗服务规范化诊疗的能力水平;第三要加强放疗专业学科建设,增加装备的配置数量,提高技术应用质量和临床治疗水平。在发达国家近70%的5年生存率的病例中,有30%是放疗的功劳。可以说,要缩小我国癌症治疗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精准放疗的广泛运用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突破。
02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放疗的治病原理,放疗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夏教授:放射治疗的原理是用高能射线直接或间接破坏肿瘤细胞或病变组织的DNA,让肿瘤死亡或不再生长。达到高能射线消灭肿瘤的目的,必须设法让射线聚焦于肿瘤部位,像战场上向敌人阵地投射“放射弹”一样,只是这种“放射弹”是通过X射线、γ射线和质子线聚焦形成的,是无影无形的,而且可以通达人体的所有部位。放疗的特点在于一个“精”字:精确诊断、精准定位、精彻清剿。精准放疗的优势是无孔不入,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得到治疗,治疗时无创伤、没有任何感觉,对病人身体条件要求不高;精准放疗治疗病灶越小、病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放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治疗病种广泛,只要能发现就可以治疗;二是可以放疗高龄、内科疾病不能承受手术的病人;三是可以治疗手术切不干净或手术切不了的肿瘤;四是可以治疗手术风险高的器官;五是可以治疗手术不能治疗的部位;六是可以治疗手术治疗没有意义的病期;七是放疗的性价比高;八是放疗风险低、毒副作用小、生存质量高。03记者:有人说,在抗癌战场上,已经由以往常规放疗的“助攻”,发展到今天精准放疗的“主攻”,如何理解?夏教授:这种说法比较形象。放疗经过多年的发展,就像武器从地雷、手雷、火炮到导弹的演变一样,射线能量聚焦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进展到四维时空方式,放疗技术从三维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发展到调强放疗和图像引导放疗,标志着已经进入精准放疗时代。也就是说,当前放疗已经从‘普放’进入‘精放’时代,已不再是抗癌战场中的配角,而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其独特的治疗方式,无论是针对某些癌症的孤军奋战还是联合作战,都具有其他治疗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独特优势作用。04记者:当前我国放疗领域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短板在哪里?夏教授:总体来说,我国放疗领域与国外没有明显的“代差”,而且随着放疗设备临床应用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放疗学科作用地位的不断提升,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放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相当突出。第一,精准放疗设备大多数靠进口,国产设备占比较少;第二,全国放疗设备配置数量严重不足,全国平均放疗装备配置数量仅有WHO百万人口要求3台设备的三分之一;第三,肿瘤病人接受放疗的可及性很低,我国肿瘤病人接受放疗比例仅有欧美60%-70%的三分之一。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医疗科技的创新发展,我国在放疗设备研发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和突破,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头、体部γ刀技术,以及近期刚准入的临床应用的碳离子治疗等技术。05?记者:您当年被称作“中国伽马刀第一人”,一直致力于放疗技术的创新研究,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请您结合工作实际,介绍一下精准放疗的优势和成果。夏教授: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我们在采用精准放疗新技术和新模式治疗鼻咽癌、前列腺癌、宫颈癌等方面获得了更好的疗效,颅内肿瘤、肺癌、肝癌、胰腺癌等的治疗效果也大幅提高。我曾治愈过一位罹患鼻咽癌的飞行员。众所周知,身为飞行员,对五官功能等身体素质要求极为严苛。为了避免“照射”给周边器官带来损害,我采用了TOMO螺旋断层放疗方法,治疗时坚持两个标准,第一,靶区剂量高标准,打击肿瘤强度更大;第二,正常组织保护超标准,保护飞行员正常的器官不受损伤。经过努力,最终借助精准放疗,不仅使这位飞行员的肿瘤成功得到根治,还让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现已重返蓝天。又如,我国在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放射外科方面获得了进展,高剂量少分次,短疗程的治疗模式,使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等同,降低了患者外科手术创伤带来的风险,也为那些因内科疾病而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以及高龄癌症患者开辟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7月28日,87岁高龄的中国首位主持人沈力老师逝世。年前,沈力老师当时就患肺癌Ⅳ期后,医院,我带领团队为沈老师实施了精准放疗+靶向治疗,转眼存活了5年。沈老师当时面对病魔的坚强毅力,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06记者:精准放疗具有这么明显的优势,而且在临床上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而许多病人却并不知道,您认为是什么因素制约精放技术的推广?
夏教授:酒好也怕巷子深。当前国内阻滞放疗专业发展,使放疗学科陷入“技术有优势没有病人治”尴尬境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众受误导,二是病人有误区,三是医疗教育放疗缺失,四是放疗医生从业人太少,医院放疗学科地位低和放疗看病路径缺失,六是科普传播和技术推广严重不足,其结果导致人们对放疗的“昨天”记忆过深、对其今天知之不多,这既有碍放疗专业的快速发展,也严重影响了肿瘤病人接受放疗的可及性。
我曾治疗过一个嘴唇癌患者,医院治疗,医院给他出具的治疗方案是将嘴唇切除。可是,这位患者不愿意,于是那3年时间里,为了寻医问药,他跑遍了全国许多大城市,却始终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治疗方案,而他的嘴唇一天天肿起来,出门时只好戴上口罩。其实,放疗完全可以治疗。但遗憾的是,不但他自己不知道,而且也没有人明确告诉过他。
后来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我的一位亲人,经介绍才辗转找到我。最后,经过我的治疗,这位患者痊愈了。虽然最后病是治好了,可是每当想起这位患者那3年时间里迷茫地四处求诊,以及期间所承受的精神折磨和肉体摧残,我已经不只是愤怒,内心简直在滴血。因为,类似他这种遭遇,在全国范围内比比皆是。
07记者: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如何避免“被治疗”,怎么才能做到选择治疗呢?夏教授:首先要强调,无论什么肿瘤,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癌症的治疗方法很多,掌握癌症治疗方法的专业和医生也很多,每名医生对自己的专业熟悉和自信,往往会推荐自己的治疗方案。但对于病人来说,这个方案未必是最佳的。因此,得了癌症要全面检查,明确性质、临床分期,从多个方案中挑选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手术、药物还是放疗,都不是唯一的手段,它们之间也不是相互排斥的,甚至有时需要“联合作战”。具体选用哪种治疗方法最佳,要根据患者的癌种、病期、部位、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综合考量。但无论肿瘤良恶还是早晚,放疗都有用武之地,只是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不要轻视和忽略了放疗选项,尤其是有些适合首选放疗的早期肿瘤,不要等到晚期或者术后再来放疗。那样,不仅多花钱、多遭罪,而且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都打了大大的折扣。记者:听了您的介绍,不仅使我们对放疗有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也为广大肿瘤患者患者打开了另一扇生命之门,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患者因为选择放疗而获得新生!谢谢您!人物简介:夏廷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放疗医院()放疗科主任,现为北京华夏精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顾问、华夏精放新郑放疗中心医学总监。上世纪90年代留学日本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放射肿瘤治疗领域颇有建树,被誉为“放疗斗士”“中国伽马刀第一人”,荣获首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
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委、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
编辑:黄子欢编审:徐嘉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