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症状一骨转移
2017-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医院肿瘤综合治疗科
-,
zlk
骨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近些年骨转移随着癌症的发病率增高而增高。骨转移常导致骨痛和骨相关事件(SRE)。SRE是指骨转移所致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为缓解骨疼痛进行的放疗、为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进行的手术治疗。
骨转移多发生在脊柱、骨盆、肋骨、肩胛骨、及颅骨,多由血行播散而来,这是因为这类骨骼血管床面积大,静脉以静脉窦形式存在,没有静脉瓣,血流缓慢,因此癌细胞容易滞留并植入、繁殖。
临床表现
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主要症状表现为日益加重的骨痛,一般为钝痛或酸痛,由间歇性逐渐变为持续性,局限于转移部位、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夜间活动加剧,同时病灶区有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以骨折为首发症状,在癌症晚期可伴有精神不振、消瘦、乏力、贫血和低热。骨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
1、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ECT)是骨转移诊断的首选筛查手段,具有灵敏度高、全身一次成像不漏诊等特点,但该检查特异性低,其他骨病变也可在检查中出现阳性结果,故不作为确诊依据,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临床表现或骨转移风险高的肿瘤的分期检查。
2、X线检查检测骨转移的常规方法,可分为成骨性改变、溶骨性改变、和混合型改变三种。在平片上分别可见到虫蚀样改变、斑片状密度增高或混合改变。但X线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敏感性较差,早期病变较难发现,只有当局部骨质密度降低或远远超过正常组织时,X线才能清楚显示,而且只能进行局部成像。
3、CT检查在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方面优于X线,并能观察病变的范围、内部结构及周围软组织情况,能发现更早期更轻微的骨破坏。但CT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区分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灶,不能将散在全身的病灶完全显示。
4、MRI检查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对早期病理改变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应与化疗后骨髓局灶性反应相鉴别。MRI检查对软组织受累及骨髓压迫有优势。但MRI价格较贵,检查范围局限,需适当选择。
5、PET-CT价格昂贵,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6、骨活检也是是诊断骨转移的金标准,但原则上是如果恶性肿瘤诊断明确,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发骨质破坏,不推荐骨活检。
7、骨代谢生物化学标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有潜在用于诊断和监控疾病进展的新技术,如尿Ⅰ型胶原氮端肽等,但目前尚无前瞻性研究,暂不推荐常规检查。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止痛药:骨转移疼痛为癌症的浸润和破坏作用所致,可遵循WHO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常用止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止痛药及辅助用药三类。
双磷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减轻骨转移疼痛,降低发生骨相关事件的风险。
2、放疗
放疗能有效控制骨转移疼痛、降低发生病理性骨折的风险。治疗方法有体外照射和放射性核素治疗。体外照射常用于治疗伴有骨痛的骨转移,或负重部位骨转移灶的预防性照射。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放射性核素治疗用于骨转移病变小,疼痛不重,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该治疗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且恢复较慢,故临床上不常规应用。
3、外科治疗
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积极手段。
骨转移的治疗目标为预防和治疗SRE,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和改善生存质量,控制肿瘤进展并延长生存时间。同时针对原发肿瘤有效的全身抗肿瘤治疗在骨转移治疗中至关重要。
本文部分来源:《肿瘤评论》
温馨提示: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北京有治疗白癜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