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规模最大肿瘤专科联盟在中山医肿瘤中心
2018-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微医联器械,首个医疗器械众包平台,找人脉,找产品,找合作,做推广!
综合自微医联器械中山医肿瘤
今天上午,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暨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网络签约仪式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院)隆重举行。该专科联盟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组建,共有来自广西、福建、云南、湖北、湖南、安徽、陕西等12省50家医院加盟,规模为国内肿瘤专科联盟之最。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胡瑞荣处长、广东省卫计委温伟群副巡视员、中山大学肖海鹏副校长及来自12省50医院的领导及代表,中心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十大专科带头人及十六位单病种首席专家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代表合影
按照国家《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年-年)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要求,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能够进一步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与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满足广大群众健康需求;同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应对重大疾病挑战、破解医改难题、建设健康中国和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主持第一环节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胡瑞荣处长表示,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工作,大力发展医联体建设是建立有效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大会上指出,要大力推进分级诊疗,要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资源下沉,医院技术传到基础、医院医生引到基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医院要全面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他表示,广东省在建设医疗体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作为肿瘤专业的龙头单位,医院改革,医院职责,建立分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学科建设、推进科研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为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获得患者的认可与社会的肯定。他希望,中心要继续发挥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精神,创新实践,组建高层次的专科联盟,开展高水平的医学研究工作,为推动新时期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胡瑞荣处长讲话
广东省卫计委温伟群副巡视员表示,未来五年,是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地小康”,“建设卫生强省,打造健康广东”已上升至全省的发展战略。他指出,目前广东已正式全面启动全省综合医改,把健康融入一切政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癌症防治工作,医联体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医改举措,是关系群众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跨区域的专科联盟作为医联体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专科协作的纽带,形成区域内若干特色专科中心,能够提升专科对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健康获得感。
广东省卫计委温伟群副巡视员讲话
中山大学肖海鹏副校长表示,近年来,中山大学提出要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树立了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学校拥有健全的医学学科建设体系,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就医困难、保障维护人民健康,是服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学校特别医院大胆创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等措施大力发展学科建设,切实落实好国家医疗事业的各项发展战略和改革目标,为社会大众带来优质医疗服务,为人民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中山大学肖海鹏副校长讲话
医院陈医院发言,他表示,通过加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组建的肿瘤专科联盟,必将为各加盟单位的肿瘤专科建设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实现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好地下沉,更加有效地提高当地的肿瘤防治水平,造福广大的人民群众。
医院陈医院发言
彭望清副书记主持了签约仪式,李升平副院医院逐一签署肿瘤专科联盟协议和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协议。根据初步规划,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将对肿瘤专科(单病种)联盟施行院、科(单病种)两级管理,联盟内设置十大联盟专科(放射治疗科、内科、微创介入科、中医科、病理与分子诊断科、放射诊断、核医学诊断、超声诊断、内镜诊断、肿瘤护理)和十六大联盟单病种(鼻咽癌、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淋巴瘤、白血病、黑色素瘤、胶质瘤、神经母细胞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彭望清主持签约环节
李升平副院长代表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医院签约
马骏常务副院长介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申报的恶性肿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在组建恶性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网络:一方面按照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部署要求,进一步整合临床医学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重点开展高质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另一方面中心将以基层为重点,大力开展先进适宜技术的普及推广,体系化推进人员培训、临床指导等工作,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推进医疗服务均质化,整体提高我国疾病诊疗水平。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马骏常务副院长介绍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网络
同时,钱朝南副院长系统介绍了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标准、平台功能及日常管理,并医院之间建设和互联远程医疗平台,今后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会诊、教学查房、手术演示、业务培训、学术交流,医院之间的联系,联盟合作内容逐步做实。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钱朝南副院长介绍远程医疗平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癌首席专家陈敏山教授发言
何韵院长助理主持远程会诊演示环节
前列腺癌首席专家周芳坚教授团队正在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与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徐瑞华院长表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环境的污染与快节奏的生活对人类健康产生了不小的危害,肿瘤总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建设双向转诊、上下联动、促进临床技术创新、攻克临床疑难问题的泛中南地区50家医院肿瘤专科联盟与临床研究协作网络,是一件踏踏实实为民谋福利的事情,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中心作为南中国肿瘤防治基地排头兵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
今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将和加盟的12省50家医院同心携手,联合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区域内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推进恶性肿瘤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开展高质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临床指南;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一流的肿瘤专科人才,以优良的医疗技术服务于基层的老百姓。
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徐瑞华院长讲话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集结50医院的力量与智慧,上下贯通互动,网络式快速联系,将切实方便患者就近看病就医,极大地提升泛中南地区的区域肿瘤防治水平,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一流的医疗服务“春风吹进千万家”!医院深化改革的福利切切实实惠及泛中南地区的人民群众。
想和微医联器械圈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疗器械市场销售和医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
qq.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白癜风最快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