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会最新内容上海120单日电
2023-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天(5月3日)上午,上海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上海“10”单日电话呼入量是去年同期的1倍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就如何缓解10急救资源紧张做了介绍。赵丹丹表示,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市院前急救面临诸多困难,市民日常急救业务、阳性感染者转运、医院急救保障等急救服务需求叠加,“10”单日电话呼入量是去年同期的1倍,不少市民反映呼叫困难、等待时间延长。
为此,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努力解决广大市民的急救需求,通过紧急招募志愿者等形式,大幅增加受理调度和一线当班车辆。
除此之外,上海也得到了兄弟省市的鼎力相助,在国家卫生健委的统筹协调下,4月6日,来自天津、河南两省的国家紧急救援队辆急救车、98名队员紧急驰援上海。他们抵达上海后在最短时间内投入高强度的医疗急救工作,36个医院、14个医院、50个车组负责社会面闭环转运救治。5天内,两支救援队累计出车53次、救治人次,有力缓解了上海市院前急救的工作压力。
上海浦东新区加强对快递骑手防疫管理日均在岗快递骑手人以上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杨朝介绍了针对快递骑手采取的防疫管理措施。
杨朝表示,快递外卖小哥是城市运行服务保供的重要力量,上海浦东新区目前日均在岗快递骑手人以上,针对快递骑手的防疫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电商平台企业主体责任。上岗骑手必须持有“电子通行证”,严格执行“每日三检”的防疫要求,快递骑手须上传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经核验后方能开单、跑单。
二是加强快递骑手核酸核查比对。每日通过大数据中心对在岗人员进行核酸结果核查,对没有4小时核酸的快递骑手追溯到平台,坚决不允许上岗,对核酸结果异常的骑手第一时间反馈平台进行核查,截至目前未发现带阳跑单情况。
三是加强执法力量抽查检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分局等部门按每日抽查率不少于0%比例,在各道口对骑手的电子通行证及核酸结果进行抽查,同时对线下网点、站点、前置仓防疫举措进行检查,截至目前未发现染疫上岗行为。
四是加强社区监督群防群治。全区36个街镇的各小区、村居实施“场所码”管理,骑手配送至小区必须先扫码、再验码,若发现“黄码”“红码”骑手,拒收快递外卖,骑手就地静止,等待处理。
此外,上海浦东新区也努力为快递小哥提供生活保障服务。除企业提供的居住场所外,全区设有4处公益性的集中居住点,可为快递小哥提供近千张免费床位。全区39个核酸检测点、6辆流动检测车、免费配备的抗原试剂盒可让快递小哥更方便快捷地开展相关检测,做到安全上岗。
上海:5月日全市划分防范区个涉及人口数多万人
据央视新闻,近期,上海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了“核酸+抗原”的组合筛查。依据阶段性筛查结果,5月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个,涉及人口数54万人;管控区个,涉及人口数约万人;防范区个,涉及人口数多万人。
截至5月日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例、危重型88例。
5月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0例,平均年龄83.95岁。0位患者合并有多种急慢性基础疾病和晚期肿瘤,包括伴全身广泛转移的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膀胱癌、鼻咽癌以及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创伤性硬膜下出血伴癫痫、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中1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过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晚期肿瘤或基础疾病。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新冠患者治愈出舱后需要注意什么?专家解答来了
今天(5月3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就新冠患者治愈出舱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提示。
赵丹丹表示,近期上海治愈出院出舱的患者日益增多。按照国家和上海有关要求,对于治愈的阳性感染者,将开展7天居家健康检测。其间,相关人员每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早晚次测量体温,第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由医务人员上门采样,或由属地安排专车转送指定医疗机构采样。
居家期间,治愈的阳性感染者要做到“足不出户”,尽量“一人一室”,与同住人保持一定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要及时报告所在社区。遇到需紧急就医等状况,要严格落实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并由属地“点对点”转送指定医疗机构排查。
此外,也提醒各位出院出舱的市民们,要在“出院出舱时、路途中、入门前”三个重点环节做好治愈的阳性感染者物品消毒和个人防护等。
出院出舱时,要对随身物品、衣物以及行李箱等做好全面消毒。其中对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使用酒精棉球及消毒湿巾擦拭处理。消毒后的物品要装入干净袋子。行李箱送至隔离病区出口处,消毒人员会对行李箱外表面进行消毒。
路途中,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同时避免与同行人员交谈,下车后及时做好手卫生。
回家后,要第一时间将随身物品以及换下的外衣、鞋子,放置在阳台通风处,并建议再次进行消毒,同时要及时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进行洗手。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