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骏团队等提出治疗鼻咽癌新方法,

2020-8-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6月7日,由马骏教授与孙颖教授团队牵头的鼻咽癌专题研讨(Seminar)于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Lancet)在线发表(IF53.2)。这是Lancet自年创刊以来首次由中国内地学者牵头完成的专题研讨,是历史性的突破!

在这项研究成果中,马骏和孙颖教授等开创新地在同期标准放化疗前,增加利用吉西他滨+顺铂(简称GP)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治疗鼻咽癌的新方法

马骏教授接受采访的视频(来源奇点网)

与标准治疗组相比,增加GP诱导化疗能把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从76.5%提高到85.3%,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3年总生存率从90.3%提高到94.6%,死亡风险降低57%。

据悉,这是首次有大型前瞻性Ⅲ期临床试验证实,吉西他滨+顺铂(简称GP)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有效。

此外,这项重要的研究成果不仅获得ASCO的最佳研究(BestofASCO)殊荣,还同步刊登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JM)上。这也是中国内地学者主导的肿瘤学研究第一次问鼎该杂志,以及第一次在ASCO会议期间同步发表的NEJM论文。

中肿鼻咽癌主要研究成果与所获荣誉

首任所长梁伯强教授在院所筹建时期首次在国际上提出鼻咽癌病理分型(三类六型),成为鼻咽癌病理分型的国际标准;同年,在莫斯科第八届国际肿瘤大会上首次提出鼻咽癌组织学分类

主要完成人梁伯强

首任院长谢志光教授等人探索晚期鼻咽癌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实施“压腹阻断腹主动脉循环,腔静脉注入氮芥疗法”(简称“半身化疗”),疗效显著。

主要完成人谢志光、李振权、闵华庆、钟国华等

“鼻咽癌的防治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主要完成人肿瘤研究所、医院、中山医学院基础学院、卫生统计教研组

“中国南方五省鼻咽癌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主要完成人闵华庆等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

主要完成人潘国英、曾其祥、毛志达、张恩罴、梁培根

主编《鼻咽癌临床与实验研究》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李振权、潘启超、陈剑经

鼻咽癌新分期方案被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命名为“92分期”

主要完成人闵华庆、洪明晃、马骏

“鼻咽癌防治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闵华庆、黄腾波、洪明晃

定位并鉴定了鼻咽癌家族性遗传易感基因,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Genetics,并获同年的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主要完成人曾益新、冯炳健

完成首株鼻咽癌来源的EB病毒全序列分析

主要完成人曾益新、曾木圣

“鼻咽癌分子遗传学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曾益新、方嬿、邵建永

有关鼻腔/口咽侵犯归为T1亚期,咽后淋巴结转移归为N1a的两项研究结果被第七版AJCC/UICC分期采纳

主要完成人马骏、刘孟忠、唐玲珑、毛燕萍

“基于现代影像技术的鼻咽癌综合治疗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马骏、罗伟、孙颖

发现了多个散发性鼻咽癌易感基因,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Genetics

主要完成人曾益新、贝锦新

同期化疗可以提高中期鼻咽癌的疗效,研究成果发表于JNCI,并被欧洲EHNS-ESMO-ESTRO指南采纳

主要完成人麦海强、陈秋燕、温月凤、郭灵、刘怀

有关“辅助化疗不能在同期放化疗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生存”的研究结果在LancetOncol上发表,研究方案改变了欧洲EHNS-ESMO-ESTRO指南和美国NCCN指南

主要完成人马骏、陈磊、胡超苏、陈晓钟

miRNA分子标签的研究结果发表于LancetOncol,“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主要完成人马骏、陈磊、柳娜

“鼻咽癌诊疗关键策略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马骏、赵充、麦海强

全球首个鼻咽癌风险预警芯片,投入临床使用

主要完成人曾益新、邵建永

建立鼻咽癌预后列线图模型,研究结果发表于JNCI,入选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10大进展

主要完成人曾木圣、麦海强、曾益新、唐林泉、李超峰、李婧、陈文慧

全球第一项关于复发转移鼻咽癌临床研究成果在全球顶级杂志Lancet发表

主要完成人张力、黄岩、洪少东、杨云鹏

发现了两个新的鼻咽癌易感基因(TERT/CLPTM1L和CIITA),成果发表于《人类分子遗传学》(HumanMolecularGenetics)

主要完成人曾益新、贝锦新

鼻咽癌研究诊治团队获得度南粤创新团队奖

主要完成人马骏等

TPF诱导化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生存率的研究成果发表于LancetOncol,研究方案美国NCCN指南采纳

主要完成人马骏、孙颖、李文斐、陈念永、张宁、胡国清、谢方云、孙艳

鉴定EB病毒感染上皮细胞受体EphA2,成果发表于NatureMicrobiology

主要完成人曾木圣、赵波、张华、李燕、王洪波

有关“诱导化疗可在同期放化疗基础上通过降低远转进一步提高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生存”的研究结果在ClinCancerRes上发表,研究成果改变了美国NCCN指南

主要完成人马骏、陈明远、曹素梅、陈雨沛、唐玲珑、杨琦

发现奈达铂可作为鼻咽癌的同期化疗的等效低毒方案,成果发表于LancetOncol

主要完成人麦海强、陈秋燕、唐林泉、陈冬平、郭灵、莫浩元、黄莹、郭姗姗

mRNA分子标签的研究结果发表于LancetOncol

主要完成人马骏、柳娜、唐欣然

为PD-1单抗单药治疗及PD-1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鼻咽癌中的应用提供了最新证据,研究结果发表于LancetOncology

主要完成人张力、方文峰、杨云鹏、马宇翔、洪少东

发现放射性脑损伤的易感基因,研究结果发表于JNCI

主要完成人贾卫华、陈明远、孙颖、王曈旻、沈国平、张江波

证实PET/CT影像组学在鼻咽癌中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研究结果发表于ClinCancerRes

主要完成人马骏、田捷、彭浩、董迪、方梦捷、李璐

国际上首次利用AI技术在MRI影像上实现鼻咽癌原发肿瘤靶区自动勾画,有助于提高医生勾画准确性,一致性和效率,研究结果发表于Radiology

主要完成人孙颖、林丽、陈浩、窦琪等

EB病毒感染鼻咽上皮细胞机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主要完成人曾木圣等

鼻咽癌诊治获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

主要完成人马骏

GP诱导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生存的研究成果发表于NEnglJMed

主要完成人马骏、孙颖、谢方云、张媛、陈磊、胡国清、张宁、朱小东、杨坤禹、金风、石梅、陈雨沛

牵头完成中国内地首篇Lancet专题研讨

主要完成人马骏、孙颖、陈雨沛

提高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仍是重点

虽然鼻咽癌没有肺癌、乳腺癌等癌症出名。不过鼻咽癌对中国人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据了解,至少80%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中国等东南亚国家,而且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居世界之冠。在我国又呈现出男性高于女性,南方的发病率高于北方的特点。最为突出的是广东省,发病率可达30/10万,因此鼻咽癌甚至被称为“广东癌”。

由于鼻咽癌生长部位隐蔽,且缺乏特异性症状,所以早期诊断并不容易。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80%的鼻咽癌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肿瘤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

虽然鼻咽癌属于治疗效果较好的癌症,但是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而IV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仅有50%左右。

如何提高局部区域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学者研究的重点。

中国学者的责任尤为艰巨。未来中肿学者将继续秉承传统,不畏艰辛,求索不止,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步步前行,推动鼻咽癌临床诊疗在个体化精准诊疗时代的不断突破,造福广大患者。

来源:医享网综合自奇点网、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本文为网络转载,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yy/1027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