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18-8-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年倡导发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年4月15日-21日是第24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抗癌路上,你我同行”。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口死亡的第一二位原因。在人的一生中,每5个人就有一人死于癌症。然而6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60~70%以上的早期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所以癌症又是不可怕的,关键在于无癌早防,患癌早治。
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为.4万例,男性.4万例,女性万例。其中,男性发病率排名前五的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女性发病率前五位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
癌症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慢性病。很多人认为癌症是绝症,意味着无药可救,其实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
癌症也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吸烟、喝酒、肥胖、压力、缺乏运动等都是癌症的高危因素,我们应该戒酒戒烟、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舒缓心情。“只要我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最大程度预防癌症,提高癌症生存率。”
01
肝癌
传染病毒:乙肝
乙肝-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癌三部曲”,肝炎病毒在人的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乙肝患者如果掉以轻心,有可能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发生。
数据显示,我国乙肝发病率约为8-10%,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已出现炎性病变)约万人。重庆市年新发肿瘤报告显示,肝癌的发病率达到了29.19/10万。
临床数据显示,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合并患有乙肝,不加干预,近1/3的乙肝会转变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约3-6%会恶化为肝癌。
传播途径
乙肝不通过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喷嚏,或在公共游泳池玩或类似行为途径传播,但会通过血液、母婴、不安全的性接触进行传播。
预防措施
大家要格外注意注射、接种、纹身等使用各种医疗器具,不建议多位性伴侣,性生活中最好使用安全套。
建议大家最好接种疫苗,这不仅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还是有效控制丁肝病毒感染的方法。
02
胃癌
传染病毒:幽门螺旋杆菌
在胃癌的演变过程中,幽门螺旋杆菌扮演的地位很初级,但这种疾病却不得不防,因为患病的几率很大,且同样会持续对胃部进行伤害。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目前能够证实1%的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病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经口传播、亲密接触传播、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等。因此,很多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染源直接来自家庭成员之间。比如习惯使用筷子,没有分餐制,患者就会反复感染,导致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增加治疗成本。
预防措施
自己或家人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跟家人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杜绝用嘴喂孩子,碗筷注意清洗干净,高温消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尽量熟食,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另外,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等都可避免胃部疾病的发生。
03
宫颈癌
传染病毒:HPV病毒
HPV病毒的16和18型已被明确为宫颈癌的直接病因。正常情况下,HPV病毒会被人的免疫系统清除,所以短暂的感染很正常,类似于你得了一次病毒感冒,甚至可能还没有出现感冒症状,病毒就已经从体内被清除了,并不会发展为癌前病变。
只有少数免疫功能较弱或免疫机制缺陷的女性,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导致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
HPV的致癌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HPV感染-持续感染-癌前病变-癌症的时段通常10年左右。
传播途径
HPV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等也有几率中招。前提条件是宫颈有破损,病毒进入宫颈上皮细胞内。
预防措施
接种HPV疫苗是最好的方法,接种后可以预防70%的宫颈癌。目前,国内可以接种二价疫苗和四价疫苗。和二价宫颈癌疫苗相比,四价疫苗最大区别在于能够预防更多型别的HPV亚型病毒。二价疫苗主要预防HPV16型和18型病毒,这两种亚型的病毒是引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而四价疫苗除了可预防HPV16型和18型病毒,还能预防HPV6型和11型亚病毒,这是尖锐湿疣等生殖器疣疾病的病毒。
04
鼻咽癌
传染病毒:EB病毒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它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鼻咽癌的患者中,90%以上患者的EB病毒检查为阳性。
EB病毒在人群中的自然感染非常普遍,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感染上EB病毒。但是EB病毒感染并不代表将来一定会患鼻咽癌。大部分情况下,EB病毒可以和人“和平相处”,只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免疫力缺陷时,EB病毒才可能疯狂增殖,诱导感染的上皮细胞裂解产生癌变,导致鼻咽癌的产生。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预防措施
避免近距离口对口、鼻对鼻接触,到人多吵杂的地方注意防范。
预防癌症需从四个方面入手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癌症的重要性。专家指出,预防癌症,主要从生活习惯、饮食、心态和遗传条件四个方面入手。
生活习惯防癌
1.坚持运动降低患癌率
运动员的癌症发病率较低,每天散步一小时可将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降低46%。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人们每天至少做60分钟中度或稍强烈的运动,每周运动五次以上。如果工作时很少活动或仅有轻度活动,每天应有约1小时的快走或类似的运动量。每星期至少还要进行1小时出汗的剧烈活动。
2.每年体检很重要
一般常规检查有血、尿、便常规,如果发现不明原因的贫血,要想到是否患有消化道疾病,还需要进一步做胃肠镜检查。胸片、B超(肝和妇科子宫附件等)、肿瘤标志物CEA、CA19-9等这些检查也是必备的,如有升高,必须进行进一步检查。体表检查如甲状腺、乳房及肛指检查也是门诊检查中最简便、最直接的。
3.睡好觉能防癌
追寻大部分癌症病人的病史会发现,很多人在癌症发病前睡眠都不太好,有的病人长期睡眠不规律。
饮食营养防癌
1.食品多样化
食谱广不仅可满足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还能抑制致癌物质。
2.喝含酒精饮料一定要适量
喝酒太多有损健康,口腔、咽喉、食管和肝脏的癌与喝酒过量有关。喝酒多,同时又抽烟的人患癌症的危险性更大。
3.避免过多胆固醇摄入
低脂肪饮食可以减少患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日常多食用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应该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以增加淀粉和纤维素的摄入量,这样可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人们应该每天至少吃五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这是帮助抗癌的有效办法。《营养与癌症》杂志发现很少吃水果蔬菜者与较多吃水果蔬菜者相比,前者患癌的可能性比后者高一倍。
4.保持营养的均衡
维持理想体重,避免过轻或过重。
心态情绪防癌
身边有人患了癌症,回顾其日常言行,很多人会发现“他平时就有点儿想不开”、“老爱生闷气,钻牛角尖”,这些消极情绪有可能就是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因为不良情绪的确是癌症的“激活剂”。
长期爱生气的人日常血中氧饱和度易低,和满面红光、血氧饱和度高的人截然不同,生气时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手脚冰凉,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脏器病变。免疫功能高低是决定人是否患癌的因素之一,大部分癌症患者有过情绪不正常的“病史”,因此情绪的好坏对于防癌来说至关重要。
遗传条件防癌
家族病史中如有癌症千万要提高警惕,因为癌症是具有遗传性的。如家族性息肉病癌变患者,其子女患病率就非常高。遗传可能导致基因中有致癌因素,如果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癌症,那么你可能需要在35岁左右就要做定期检查,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一定要多加防备,提高警惕。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