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生物赴港上市,ADC成长潜力无限

2024/3/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月10日,乐普生物开启申购,预计将在2月23日于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乐普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聚焦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物研发,包括ADC药物、溶瘤病毒药物及抗PD-1药物等。大家都知道,随着集采的常规化进行,仿制药投资已经逐渐失去了价值,并且倒逼药企加大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创新药也就成了医药投资的重点方向。那么,作为创新药研究的前沿公司,乐普生物质地如何呢?

公司概况:储备多项在研管线及技术平台

乐普生物成立于年,是由乐普医疗的创始人蒲忠杰博士发起设立的,设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开发搭建创新型肿瘤治疗产品平台。目前,乐普生物已经搭建了多个肿瘤产品管线和药物研发平台。

根据乐普生物的招股书,公司构建的肿瘤产品管线包括(i)八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包括透过收购相关附属公司的全部股权或控股权而获得的四种核心产品,其中三种受限于许可引进安排及一种透过合营企业共同开发);(ii)三种临床前候选药物及(iii)三种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的联合疗法。在8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中,有5种属于靶向疗法,也即ADC药物,有3种为免疫治疗药物,包括一款抗PD-1及抗PD-L1单克隆抗体药物,还有一款溶瘤病毒药物CG。截止到目前,乐普生物已经启动了28项临床试验,其中三项已进入注册性试验阶段及两项正在美国进行。

其中,主要在研管线资产包括四种核心产品,即MRG、MRG、HX及LP,及三种关键临床阶段候选药物。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乐普生物是国内拥有临床阶段ADC候选药物的数量方面为首屈一指的ADC开发企业,公司的ADC管线研发比较靠前的项目为MRG及MRG。MRG为一款以EGFR为靶向的ADC药物,目前处于临床二期,在国内尚无已上市的EGFR靶向ADC药物产品,乐普生物具有先发优势。MRG为HER2靶向ADC药物,同样处于临床二期,相比同类产品在药代动力学特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考量上具有优势。

对于公司引进的溶瘤病毒CG,目前已经在国内通过了临床申请,并且完成了在美国的二期临床试验,CG在美国进行的用于治疗卡介苗(BCG)失败后的罹患高度恶性NMIBC的临床II期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及疗效,而且目前全球只有两种用于膀胱癌的溶瘤病毒疗法的在研管线,CG可以说是最先进的处于临床阶段开发的用于治疗膀胱癌的溶瘤腺病毒药物。乐普生物计划在中国进一步拓展CG在CRC、肝癌及乳腺癌等其他适应症的应用,并启动针对NMIBC及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乐普生物还在开展相关联合疗法的临床试验。

除了在研管线外,乐普生物还建立了三大核心技术平台,为研发提供支撑,包括(i)经临床验证的具有先进偶联和CMC技术的ADC平台,具有DAR控制、ADC偶联、早期靶点发现及验证等现金技术;(ii)具有多特异性抗体构建及发现能力及级规模的抗体库的抗体发现平台,能够大幅缩减创新候选药物的开发周期;及(iii)具备先进工艺的分析开发平台,建立了一整套先进的质量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

图:乐普生物在研管线

上市前,乐普生物得到大批机构投资

在上市前,乐普生物就得到了大批机构的投资。乐普生物曾于年4月完成C轮2.6亿元融资,由维梧资本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共同投资。而在C轮之前的年4月、年8月,乐普生物分别完成9亿元A轮融资、近12.91亿元的B轮融资。

而从股权结构上也可以看到乐普生物获得了众多投资机构的身影。除了公司创始人蒲忠杰博士通过北京厚德义民、宁波厚德义民及乐普医疗合计持股43.0%之外,翼朴资本、维梧资本、苏州苏梓、平安、海通证券、阳光人寿、上海生物医药等等多家机构参与持股。

大批机构的投资也间接说明了乐普生物的研发能力和研发管线的潜在价值。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ADC药物尚属于蓝海

随着人类平均年龄的增加,肿瘤患者越来越多,相应的,肿瘤治疗市场也越来越大。年,全球有万新增癌症患者,中国有万新增癌症患者,而且每年都在增加,带动着肿瘤药物市场不断增加,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亿美元,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到年,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超过10%,中国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年复合增速同样超过10%。

图: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及预测

对于靶向治疗药和免疫治疗药物,中国市场具备更加大的增长潜力,因为相对全球市场,中国市场这两类药物在肿瘤药物市场中的占比仍然偏低,潜在的增长空间更大。

以公司重点布局的ADC靶向治疗药物为例。ADC是由抗体和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毒类药物偶联而成的复合分子。通过将抗体的特异靶向能力与细胞毒类药物相结合,ADC可以敏感地区分健康组织和病变组织,通过向肿瘤细胞选择性地直接传送强效的化疗细胞毒素发挥效能,能够最大化针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活性,同时将对健康细胞毒性降至最低。

图:ADC结构

ADC综合了抗体疗法、化疗和小分子抑制剂疗法的主要优势,与传统的肿瘤治疗相比,ADC更加精准且更具选择性,以用更高的剂量给予患者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并且增大适应症范围,因此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乐普生物的ADC研发管线处于行业前列。以MRG为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MRG是目前国内领先的靶向为EGFR的ADC药物,目前,乐普生物正在中国进行MRG用于复发性或转移性晚期HNSCC(头颈部鳞状细胞癌)、NPC(鼻咽癌)、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及BTC(胆道癌)的II期临床试验,并预计将在美国启动复发性或转移性晚期HNSCCIa/Ib期临床试验。海外目前只有Cetuximab在头颈癌适应症上获批,国内尚无获批的EGFR靶向的ADC药物。相较于已上市的一种EGFR单克隆抗体产品(复发性和转移性的晚期HNSCC二线治疗)单药治疗13.0%的证实ORR,MRG用于HNSCC及NPC患者的Ib期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显示,MRG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在疗效可评估患者群体中,EGFR阳性的复发性和转移性HNSCC患者中的证实ORR为40.0%;EGFR阳性的复发性和转移性NPC患者中的证实ORR为44.4%。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年中国头颈癌、鼻咽癌、NSCLC市场规模分别为30亿、6亿、亿元,预计到年将会增加到亿、28亿及亿元,乐普生物在这些适应症上具有先发优势,具有非常大的增长潜力。

图:MRG与同类比较

因此,鉴于肿瘤药物市场,尤其是靶向治疗药物市场未来巨大的发展前景,乐普生物在多项研发管线,尤其是ADC研发的支撑下,具有非常的增长潜力。此次乐普生物赴港上市,既为乐普生物提供了后续研发的充足资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创新药前沿投资的标的之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hl/1031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