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和癌症的区别是什么怎么防止细胞癌变三
2021-7-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很多人“闻瘤丧胆”,当得知患有肿瘤时,非常绝望,认为自己得了绝症,还未接受治疗精神斗志先垮了。其实,肿瘤与癌症是有分别的。
肿瘤≠癌症
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概念较癌症更为广一些。良性肿瘤,比较温和,不会转移,生长也很缓慢,一般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绝大多数不会恶变,很少复发,生长缓慢,对机体影响较小,只要不发生恶变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警惕善于“伪装”癌症
恶性肿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癌症是一种“内源性疾病”,癌细胞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是由人体正常细胞变异而来,正常情况下,体内免疫细胞作为机体里的“军队”,时时刻刻监督这些“变异细胞”,发现后立即消灭,以保证机体正常运转,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一些变异细胞大量繁殖,逐步成为肿瘤。
影响细胞癌化的两大因素
(一)环境因素
、化学性致癌因素:吸烟容易得肺癌,长期职业接触煤烟、沥青等容易得皮肤癌
2、物理性致癌因素:电离辐射导致皮肤癌、肺癌、乳腺癌、骨肿瘤、甲状腺癌和白血病;紫外线辐射会导致皮肤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3、生物性致癌因素:埃及血吸虫感染可诱发膀胱癌,日本血吸虫感染结直肠癌;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人乳头瘤病毒可致子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二)自身因素
.心理因素:直接因素则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紧张、繁忙、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类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都是导致肿瘤高发的心理致癌因素。
2.生活方式与饮食营养: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调查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来讲,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影响占到60%。而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及40%的肿瘤疾病。
3.运动因素:癌细胞是无法在充满氧气的环境中繁衍,所以每日必须运动,同时多作深呼吸有利于氧进入细胞层,氧气疗法是另一种击溃癌细胞之工具。
4.年龄因素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越来越高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报道:从年龄段来看,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39岁年龄段为87.07/0万,40岁~44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54.53/0万。
4.遗传因素:某些特定人群对某种疾病易感,如南方的华人对鼻咽癌易感,东亚人对胃癌易感,美国黑人对前列腺癌易感。
常见癌症早期症状
食管癌:吞咽异物感。
胃癌:食欲下降、进食后腹部有饱胀感及不适感,胃痛。
大肠癌:腹部不适、腹胀隐痛、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出现。
肝癌:早期肝癌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如果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右上腹或肝区会出现刺痛或疼痛加剧,身体不适,食欲减退,进行性消化不良,伴有顽固性腹泻及体重明显下降时,应高度警惕。
鼻咽癌:耳鸣,回吸性血痰。
肺癌:咳嗽、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或痰中带血丝。
乳腺癌:乳房肿物以及乳头溢液
宫颈癌:不规则阴道出血
科学防癌三级预防先行一级预防:癌症的病因学预防。临床发现约80%的癌症与人生活习惯和环境有关,改善生活习惯,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可以达到预防癌症的效果。如戒烟、戒酒、戒槟榔、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少吃腌制食品等,由于一些病毒感染与癌症发病呈正相关,故接种乙型肝炎、宫颈癌疫苗均可有效防控癌症。
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全面体检往往可以发现早期癌症,此外我们也应该对一些危险信号有所警惕,如: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纳差,不明原因的躯体疼痛,大便习惯、性状改变等。此外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加强对易感人群的监测、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等均为有效手段。
三级预防:是对癌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防止残疾或减轻致残程度,降低残疾率,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康复指导,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增添了人们对癌症的恐惧感,也由此产生了许多误区,有些患者谈癌色变,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其实,癌症并非不治之症,许多癌症在早期都可以治愈。即使癌细胞已经转移,经过合理的治疗,不少病人也能够长期生存,同时生活质量也获得改善。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癌症的无知和恐惧。
往期回顾
清晰!肿瘤是恶性还是良性,5个特征一看便知查出肿瘤,怎么知道良性或恶性?5个辨别法要心中有数得了这3种肿瘤,不需要太担心,治愈率非常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