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免疫放疗论坛MDT会议0
2021-8-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年06月19日,免疫放疗论坛正式举办。会议在杭州、福州和郑州同步直播进行,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医院孙晓南教授、医院吴君心教授、医院张景伟教授担任会议主席,特邀嘉宾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鹏辉教授、医院医院胡晓教授、福建医院洪金省教授、医院韩倩教授等。
免疫放疗论坛参会会场
和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场精彩讨论点吧!
专题1Thymosinalpha-1protectedTcellfromexcessiveactivationinsevereCOVID-19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视频00:06:09)
首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周鹏辉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Thymosinalpha-1protectedTcellfromexcessiveactivationinsevereCOVID-19的专题介绍,主要内容如下,详情请看视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病例1一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医院医院(视频00:49:49)
第一个病例是由医院医院胡晓教授分享的一例因“声嘶,伴平卧时胸闷”就诊的49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病史
-08出现声嘶,伴平卧时胸闷。
-10电子喉镜:“右声带息肉”,拟手术,术前胸片“纵隔肿瘤”。
吸烟史20支/日×16年,已戒烟;无肿瘤家族史;无严重慢性内科合并症。
PS:1
-11-01胸部增强CT:
前上纵隔主动脉旁见软组织密度团片影,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紧贴,其内密度略低,可见囊性密度,最大横径约92mm,临近血管被包绕,双侧肺门不大,纵隔居中,其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侵袭性胸腺瘤”。
-11-16病理:“纵隔穿刺活检”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60%+)、CKpan(+)、CD56(+)、Syn(+)、Cga(灶区+)、LCA(-)、Vim(-)
-11-20脑MRI:脑多发转移瘤。
-11-21全身骨ECT显像: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伴脑、颈部淋巴结转移(广泛期)
治疗过程
-11-23和12-14、-01-07和01-26、02-17、03-15
分别予EP方案化疗6程(依托泊甙mgd1-3+顺铂45mgd1-3)。
胸腺法新每次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贯穿整个疗程。
-01-05CT:
疗效评价:PR
-03-12四次化疗后
疗效评价:PR
-04-25六次化疗后
疗效评价:PR
-05-14至06-03CT定位TOMO放疗技术,照射胸部病灶3Gy×15次
出现1度食管反应。
-06-04至06-25CT定位TOMO放疗技术,照射全脑2Gy×15次
照射颈部3Gy×15次,出现2度放射性食管反应。
-08-06原发病灶CT
疗效评价:PR
左肾上腺、左侧胸壁间,左侧腋窝淋巴结,新发病灶考虑转移。
总体疗效:PD
PFS1:8.5个月
-08-21开始口服安罗替尼胶囊10mgqd×14天,每3周重复,共2疗程
未出现出血、心血管、肝肾功能不良反应。
-08-15至08-27CT定位TOMO放疗技术
照射左侧胸壁、左腋窝、左肾上腺转移瘤4Gy×10次,无明显放疗不良反应。
-10-14原发病灶CT
疗效评价:PR
-10-14
左侧胸壁、左腋窝、左肾上腺转移瘤
疗效评价:CR
-10-14脑MRI
疗效评价:CR
总体疗效:gPR
-10-15开始口服安罗替尼胶囊10mgqd×14天,3周重复维持治疗。
-02-27复查胸腹部增强CT,疗效持续gPR。
-04-09患者突然晕厥
-04-11脑MRI
额顶叶、枕叶、基底节转移瘤
疗效评价:PD
PFS2:8.3个月
-04-24全身PET-CT,未见其余新发转移病灶。
-04-30开始口服替莫唑胺mgqd×21天。
-05-05开始行脑转移瘤伽马刀治疗。
-05-28脑MRI
评价PR
-05-28CT
左侧肾上腺病灶
疗效评价:PR
-05-28CT
胸壁、左腋窝病灶
疗效评价:PR
-05-28原发病灶CT
疗效评价:PR
总体疗效:PR
-05-29开始开始口服替莫唑胺mgqd×21天。3周重复维持治疗。
病史小结
专家讨论摘要
1、在晚期肺癌的治疗中,局部治疗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好的体现
2、胸腺法新在肿瘤治疗中,协同放疗与化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治疗的副反应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医院医院
专题2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营养和免疫
福建医院(视频01:29:05)
福建医院洪金省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的专题介绍,主要内容如下,详情请看视频。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营养和免疫
鼻咽癌营养状况的评估
建立营养评估模型
鼻咽癌放疗前m-NI对鼻咽癌OS的影响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能作用机制
PD-L1表达水平是复发性鼻咽癌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
总结
专家讨论摘要
1、关于鼻咽癌放化疗后营养不良的问题,可以考虑在放化疗之前,先在CT引导下进行胃造瘘,保障存在一个通道;再考虑肠道菌群与免疫治疗的关系,在存在进食通道的基础上,增加患者的胃口。
福建医院
病例2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放疗和免疫治疗
医院(视频02:06:08)
第二个病例是由医院韩倩教授分享的一例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就诊的49岁男性患者。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基本病史
-06-07以“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为主诉入外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年。
个人史:饮酒史20年,ml/次,吸烟史20年,5支/日。
入院尿常规提示:尿蛋白3+,行肾穿刺活检提示:不典型膜性肾病。
胃镜:进镜距门齿约28cm处可见食管四壁黏膜隆起,表面糜烂、呈结节状、粗糙、食管管腔狭窄,内镜不能通过。
病理:(食管活检)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化:CK(+),CK7(-),CK5/6(+),CEA(-),P63(+),p40(+),Ki-67(60%+)。
治疗过程
-06-07、-6-27、-7-18、-8-19、-09-10外院肿瘤科,行“洛铂+替吉奥”方案化疗5周期。
复查CT提示病情进展。
患者自动出院,遂至我院。
放疗前影像检查:
我院治疗经过:
一般情况:神志清,精神一般,饮食差、伴有呛咳,咳嗽、咳黄色腥臭痰,消瘦。PS评分2分。
-09-27至综合介入科,行胃造瘘术,术后行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
-10-15我科放射治疗,PTV50.4Gy/1.8Gy/28F。
黄色腥臭痰行痰培养提示:铜绿假单胞菌,经感染科会诊,于-10-21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11-04停止(放疗开始2周)。
放疗同时营养科会诊,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并胸腺法新应用至今。
-11-13(放疗20次时),给予“安罗替尼12mg”口服治疗。
-12-26PD-1(mgq2w)+安罗替尼(10mg)
-01-09第二周期PD-1+安罗替尼
-03-25复查造影
经介入科会诊,考虑食管瘘未完全愈合,更换造瘘管。
继续原方案“PD-1+安罗替尼”方案治疗,拟1-2月后拔出造瘘管。
专家讨论摘要
1、患者在放疗的后半程中使用了抗血管生成药物。而理论上抗血管生成药物在空腔脏器的放疗中,存在着增加出血的风险。但是目前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具体的实验数据来支持这一理论。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的研究,来指导临床治疗。
医院
此次免疫放疗论坛MDT学术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来自浙江、福建和河南的医生们聚在一起,就一些诊疗方面的疑点难点交流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诊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明确了诊治规范。不仅让线上的专家们受益匪浅,也解决了相关医生的临床实际问题,得到了线上线下参与直播的医生们的一致好评。
各位希望观看MDT直播的朋友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