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李宗伟的质子治疗,是鼻咽癌患者的l

2021-7-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http://pf.39.net/bdfyy/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鼻咽癌的发病率高,占全球病例数的47%。我国华南地区发病率是全球的20倍。其中广东地区的发病率属于最高发病地区之一,因此鼻咽癌也被称之为“广东癌”。由于鼻咽癌的生长部位毗邻颅底,易向颅底侵犯;同时,鼻咽癌细胞的转移能力是头颈肿瘤中最强者,极易产生颈部及远处器官转移,因此初治鼻咽癌不太适合手术治疗,而应该用放疗或放化疗。另外,其病理中以低分化鳞癌为主,对射线敏感,因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方法。

1

什么是鼻咽癌放射治疗?

鼻咽癌放射治疗是使用游离辐射作为治疗的一种方式。其原理是大量的辐射所产生的能量可破坏细胞的染色体,使细胞停止生长,从而消灭可快速分裂和生长的鼻咽癌细胞。放射治疗常作为鼻咽癌治疗的直接或辅助方式。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鼻咽癌放射治疗也衍生出了许多新兴治疗方式,比如质子治疗。

2

什么是鼻咽癌质子治疗?

一般的放射线治疗是将光子转变为光子束来使用。与传统放疗不同的是,质子治疗是将质子核转换成质子线,质子线被照射到患者身上后,会在患者体内停止之前,在病灶处释放能量,形成被称为布拉格峰的剂量(放射线剂量)分布。在质子治疗中,利用质子线所具有的该物理特性可以实现针对肿瘤本身集中释放大量放射能量的治疗。

3

质子治疗鼻咽癌有什么优势?

质子治疗是利用质子束所特有的“布拉格峰”特性治疗肿瘤的新技术,目前已被欧美多个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光子射线在进入人体一定深度后,射线的能量逐渐衰减,到达病灶时剂量强度已经大大减少(图1)。同时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OAR)如脑干、脊髓、腮腺、皮肤等却会受到较高剂量的射线照射(图2),导致放疗副作用的产生。而质子治疗因其特殊的“布拉格峰”特性,在进入人体后,剂量基本保持平稳,直到照射至病灶部位时升高并达到高峰释放全部能量,对肿瘤实现“定向爆破”,并在经过病灶部位后迅速降低,在很短的距离内衰减至0,对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很小,从而降低远期不良反应的发生。

▲图1:质子和光子(X射线)的辐射剂量与体内深度的关系

(OAR:危及器官,包括脑干、脊髓、腮腺、皮肤等)

▲图2质子治疗(IMPT)与传统光子(IMRT)

治疗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分布比较

目前约10-15%的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治疗后仍可能出现局部复发。经过光子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大多由对放射线相对不敏感的肿瘤细胞引起。如果对此类患者进行再程光子放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并且再程光子放疗所导致的毒副作用远高于首程放疗,多数患者通常难以耐受,甚至引发危及生命的大出血。而鼻咽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毗邻诸多重要组织和器官,手术挽救性治疗的难度极大。相较而言,质子在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上具有独特优势,质子治疗目前是复发鼻咽癌患者最佳的治疗选择。

4

质子治疗鼻咽癌效果如何?

传统放射治疗鼻咽癌会对周围健康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引起放射性脑损伤、放射性龋齿、放射性中耳炎、面部麻木、复视及其他眼部症状;而对于需要手术的鼻咽癌患者,则不可避免的要面临术后面部塌陷和疤痕等重大并发症,严重影响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质子治疗可以准确靶向病灶,在强力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此外对于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不好的患者也可以进行质子治疗。不仅如此,进行质子治疗原则上无需住院,只需门诊治疗,不会妨碍癌症患者的正常社会活动。针对儿童鼻咽癌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或青少年患者再次发生癌症的几率。

根据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数据,经过质子治疗后,IV期鼻咽癌、鼻窦癌的5年局部控制率可达到72%。可以说使用质子治疗鼻咽癌的效果非常显著。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李宗伟就是通过质子治疗战胜了鼻咽癌。

日本国医院率先在手术领域引入微创手术,以及放射治疗领域的质子治疗设施。在世界上率先研发了对患者的质子线照射区进行即时可视化的系统beamON-LINEPETsystemmountedonarotatinggantryport(BOLPs-RGp),并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上。弥补了以往在照射过程中无法确认质子线是否准确地照射在肿瘤组织上的技能空白。使用该系统可以更精准地杀灭肿瘤,提高效果。厚朴方舟与日本国医院有着深入稳定的合作,可以帮助患者预约咨询该院的专家,并提供出国看病一站式服务,有需求者可拨打热线--或添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cs/1029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