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广鼻咽癌,如何来早筛

2021-7-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个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鼻咽癌(NPC)是一种发生于鼻咽粘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人种倾向性,西方国家属于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人/每年,而在中国南部发病率15~30/,,广东的发病率居世界首位,因而俗称广东癌。那么,什么样的人应该提高警惕?生活中应该从何下手呢?

*鼻咽癌高发于哪些人群*

目前,医学上认为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基因、病毒感染以及环境中的有毒物质有很大关系。

通过对广州地区患者家族谱系的研究,甚至发现一个家族三代9个人中有5人患有鼻咽癌,一对双同胞兄弟先后患癌。即使是侨居国外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然保持着较高的鼻咽癌发病率。

这告诉我们,鼻咽癌通常存在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对于亲戚、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例的朋友,就要特别小心了,定期接受专科体检十分必要。

*鼻咽癌的早期发现*

原发性鼻咽癌可由内镜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来得到确诊。根据世卫组织分类系统进行组织学分类。由于患者首先出现的疾病症状往往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因此患者应常进行颈部活检和/或颈淋巴结清扫。但因其可减少治疗机率并对后期治疗后遗证产生影响因此不予推荐。

鼻咽癌临床分期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系统。常规分期程序包括病史检查、体格检查如颅神经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包括肝功能检查)、胸部X线、鼻咽镜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鼻咽。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血中EB病毒DNA载量的检测已被证明是最有价值的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发现,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早期鼻咽癌(Ⅰ、Ⅱ期)的5年生存率(89.7%、75.9%)远比晚期(Ⅲ、Ⅳ期)(51.3%、22.2%)好——因此,加强鼻咽癌的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鼻咽癌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

目前,由于人群对鼻咽癌防治知识的缺乏,加上鼻咽疡的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和原发部位较隐蔽,不易发现。因此,鼻咽癌的早诊率仍不理想,医院的统计资料,门诊病人中早期鼻咽癌只占20%—30%,鼻咽癌的治疗以放疗为主,虽然放疗设备相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进,治疗效果有所提高,5年生存率由50年代的19%,提高到目前的50%一60%左右,但由于早诊率20多年来无明显提高。

因此,目前提高鼻咽癌的早诊率是提高鼻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EB病毒介绍*

EB病毒是由英国病理学家迈克尔·安东尼·爱泼斯坦(MichaelAnthonyEpstein)和爱尔兰女病毒学家伊冯·巴尔(YvonneBarr)于年在非洲霍奇金病儿童的组织培养中首先发现的,这种病毒便以这两位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简称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英文缩写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

它是一种嗜B淋巴细胞的DNA病毒,主要感染对象为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刺激细胞增生和转化,可致癌。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密切关系已经是世界公认的事实。大量病例都证明,鼻咽癌患者体内不仅存在大量的抗EB病毒抗体,而且抗体水平随着病情变化而上下波动。采用分子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更是能够直接检测到鼻咽癌活组织中EB病毒特有的表达产物。

目前,血清中常用于鼻咽癌筛查的EB病毒抗体有:

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CA-IgA)

抗EB病毒早期抗原IgA抗体(EB-EA-IgA)

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EB-Rta-IgG)

三种EBV靶抗原抗体分子性质的区别

抗原类型

分子性质

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CA-IgA)

是病毒复制繁殖形成新病毒颗粒时所需要的衣壳包装蛋白结构

抗EB病毒早期抗原IgA(EB-EA-IgA)

是病毒裂解期进展中期基因的表达产物

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EB-Rta-IgG)

是病毒裂解期入口基因BRLF1的编码蛋白

三种EBV靶抗原抗体临床意义的区别

抗原类型

抗体出现意义

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CA-IgA)

EBV感染后VCA抗体在血液中相继出现,是EBV感染复制繁殖的标志物。凡EBV引起的疾病,新病毒颗粒增殖时必然引起体内VCA抗体大量增加,滴度升高。

抗EB病毒早期抗原IgA(EB-EA-IgA)

EBV感染后3-4周EA抗体才在血液中出现,一般存在3-6个月,是病毒晚期裂解程度的标志物。

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EB-Rta-IgG)

Rta抗原性极强,EBV裂解诱发宿主细胞癌变时立即引发抗体出现,是诱发细胞分裂癌变的早期标志物。

三种EBV靶抗原抗体的性能评价

抗原类型

临床应用性能评价

EB病毒衣壳抗原IgA(EB-VCA-IgA)

灵敏度高,特异性差。且出现阳性时间早。

抗EB病毒早期抗原IgA(EB-EA-IgA)

灵敏度稍,但特异很高,是中晚期鼻咽癌的标志物,不宜单独使用于鼻咽癌筛查。

EB病毒Rta蛋白抗体IgG(EB-Rta-IgG)

有着不错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早期鼻咽癌筛查较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结果判读卡

结果

意义

Rta-IgG

EA-IgA

VCA-IgA

+

-

-

EB病毒BRLF1基因编码信号蛋白Rta表达,诱导鼻咽部上皮细胞发生癌变。

+

+

-

EB病毒BRLF1基因编码信号蛋白Rta表达,诱导鼻咽部上皮细胞发生癌变,EB病毒在B淋巴细胞进入裂解后期。

+

-

+

EB病毒BRLF1基因编码信号蛋白Rta表达,诱导鼻咽部上皮细胞发生癌变,EB病毒在B淋巴细胞进入活跃复制期。

+

+

+

EB病毒BRLF1基因编码信号蛋白Rta表达,诱导鼻咽部上皮细胞发生癌变,EB病毒在B淋巴细胞进入复制活跃。

-

+

-

EB病毒在B淋巴细胞进入裂解后期。

-

+

+

EB病毒在B淋巴细胞由裂解后期进入活跃复制期。

-

-

+

EB病毒在B淋巴细胞进入活跃复制期。

-

-

-

机体未感染EB病毒或者EB病毒处于潜伏期。

*鼻咽癌的早期信号*

请注意以下4个身体部位发生的异常情况:

1.鼻部症状

鼻咽癌早期可出现鼻涕中带血,时有时无。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引起无明显诱因的鼻塞。如果您出现这样的表现,千万不可轻视之。

2.耳部症状

肿瘤早期也可能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引起耳鸣、耳部闭塞感和听力下降,甚至诱发中耳炎。

3.颈部淋巴结症状

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就医的鼻咽癌患者约占60%,因此,发现单侧继而双侧颈部淋巴结增大时,就要十分注意了。

4.脑神经症状

如果肿瘤靠近烟瘾窝,侵犯脑神经,就会引起偏头疼、面部麻木、看东西重影、眼皮下垂、视力下降、声音嘶哑、呛咳、舌头伸不直等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时也不必过分焦虑,以上症状也并不是鼻咽癌专利,但是有相应症状就需要立即行动,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生活中多加注意,定期接受专科体检,及早就医处理才是防治鼻咽癌的关键!

作者:刘美玲审核:夏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by/1029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