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张丽芳教授课题组在鼻咽癌特异性分子

2021-3-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关于鼻咽癌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差异,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是高发区。虽然鼻咽癌对放疗和化疗敏感,但常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而致预后不佳;此外,约70~80%的鼻咽癌患者在确诊时属于局部晚期。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的制剂研究。

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与EB病毒(EBV)感染密切相关,EBV通过其潜伏膜蛋白(LMP)胞浆区功能基序募集信号蛋白发挥转化细胞的致癌作用。我院张丽芳教授课题组,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筛选出了与EB病毒LMP2A-N端(胞浆区)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亲和体分子,为鼻咽症特异性分子成像诊断和靶向治疗制剂的研发提供了基础。该研究论文“GenerationofnovelaffibodymoleculestargetingtheEBVLMP2AN-terminaldomainwithinhibitingeffectsontheproliferation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cells”在线发表于Nature子刊系列《CellDeathandDisease》(IF=6.2)。

亲和体(affibody)分子是以葡萄球菌蛋白A(SPA)结构为基础改造的新型小分子蛋白,这种小分子蛋白可以高亲和力与靶蛋白分子结合,同时又具备分子质量小、穿透性好、免疫原性弱和易于制备等诸多特性,在肿瘤体内分子成像诊断和靶向治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被称为“新一代”抗体。目前,关于亲和体分子的研究,有超过篇文献报道分别针对40多个不同靶蛋白,如HER2、EGFR和HER3等,其中包括该研究团队报道的与EBVLMP2-C端、HPV16E7和HPV18E7等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亲和体分子。

二、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

张丽芳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EBV和鼻咽癌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利用实验室建立的技术和平台,筛选获得了3个与EBVLMP2A-N端结合的亲和体分子(ZLMP2A-N85,ZLMP2A-N和ZLMP2A-N),并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了3个亲和体均具有与EBVLMP2A-N端结合的高亲和力和特异性。荷瘤裸鼠的分子成像验证了Dylight-标记的EBVLMP2A-N端结合亲和体分子,在尾静脉注射后1小时就能靶向肿瘤成像,在肿瘤部位可以维持12-24小时,并在48小时内经肾脏完全清除(图1),能够满足目前对小分子成像制剂的要求,即具有特异性、快速成像及快速体内清除的特点,尤其可解决目前小分子成像制剂存在的非特异性问题。

图1.C-1鼻咽癌荷瘤裸鼠皮下肿瘤对Dyl-ZLMP2A-N端结合亲和体分子的摄取和分子成像。

此外,验证了该affibody分子可直接进入鼻咽癌细胞,并与细胞内的LMP2A-N端(胞浆区功能域)结合的特异性(图2)。

图2.亲和体分子与C-1鼻咽癌细胞LMP2A-N端结合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图

该亲和体不仅抑制了靶细胞的周期进程,且可抑制靶细胞AKT,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抑制β-catenin的核转运,最终抑制c-Myc癌基因的表达。该研究阐明了LMP2A-N端结合亲和体分子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的的分子机制(图3)。

图3.亲和体分子阻断C-1鼻咽癌细胞EBVLMP2A胞漿区介导的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模式图

EBVLMP2A-N端结合特异性亲和体,是该研究团队继报道EBVLMP2胞膜外区结合affibody及其affitoxin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作用(发表于国际病原学权威杂志PLOSPathogen)之外,又一具有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在EBV相关肿瘤的特异性分子影像诊断和靶向治疗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病毒与免疫研究所研究生朱进顺、SaiduKamara和岑丹维为共同第一作者,张丽芳教授为论文的通信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by/1028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