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鼻咽癌分期

2018-6-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肿瘤科医生,包括放疗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分期,而记住各种疾病的分期其实也是困扰着很多人。比如鼻咽癌,临床常用的就有AJCC第七版分期、中国08分期,而今年刚出来了AJCC第八版分期,也许还有人使用着以前的第六版分期甚至92分期……单单一个病种就有这么多分期,更何况临床接触的病人的病种五花八门,这个信息量让许多放疗科医生吃不消。所以,一份实用的分期总结可以减轻很多临床工作的压力。

今天给大家总结的是目前鼻咽癌常用的分期中文版,纳入了最新的AJCC第八版,同时也是中国版分期。希望对您有点帮助。

鼻咽癌UICC/AJCC第八版/中国版分期

T分期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未发现肿瘤,但有EBV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

T1:肿瘤局限于鼻咽、或侵犯口咽和/或鼻腔,无咽旁间隙受累

T2:肿瘤侵犯咽旁间隙,和/或邻近软组织受累(翼内肌、翼外肌、椎前肌)

T3: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构、颈椎、翼状结构,和/或鼻旁窦

T4:肿瘤侵犯至颅内,有颅神经、下咽、眼眶、腮腺受累,和/或有超过翼外肌的外侧缘的广泛软组织侵犯

N分期

Nx: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侧颈部和/或咽后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且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2: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位于且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3:颈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和(或)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区域

临床分期

0期:TisN0M0

Ⅰ期:T1N0M0

Ⅱ期:T0-1N1M0,T2N0-1M0

Ⅲ期:T0-2N2M0,T3N0-2M0

ⅣA期:T0-3N3M0或T4N0-3M0

ⅣB期:任何T、N和M1

*注释:颅神经受累定义为影像学(MRI)和临床检查同时有颅神经受侵和麻痹;N分期中颈部淋巴结最大径定义为影像学(MRI或CT)上轴位、矢状位或冠状位任一断面上所测量最大径;融合淋巴结测量:融合后的整个淋巴结中心所在层面上的最大径;对于下颈淋巴结分区可参照RTOG颈淋巴结分区标准(即采纳了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颈淋巴结分区标准),如出现颈淋巴结跨区转移,则以淋巴结下缘跨入的分区作为界定N分期的标准。

鼻咽癌UICC/AJCC第七版分期

原发肿瘤(T)

T1肿瘤局限在鼻咽,或肿瘤侵犯口咽和/或鼻腔但不伴有咽旁间隙侵犯*

T2肿瘤侵犯咽旁间隙*

T3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窦

T4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眼眶或颞下窝/咀嚼肌间隙

*注释:咽旁间隙侵犯是指肿瘤向后外侧方向浸润。(补充:突破咽颅底筋膜)

淋巴结转移(N)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淋巴结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和/或单侧或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2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淋巴结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3淋巴结*最大径>6cm和/或锁骨上窝转移

N3a淋巴结最大径>6cm

N3b锁骨上窝转移**

*注释:中线淋巴结认为是同侧淋巴结。

**锁骨上区或窝部位与鼻咽癌的分期有关,Ho描述了这个三角区域的定义,包括三点:(1)胸骨锁骨连接处的上缘(2)锁骨外侧端(肩峰端)的上缘(3)颈肩连接处。要指出的是这包括了脚侧的IV区和V区部分。伴有锁骨上窝的淋巴结(包括部分或全部)都被认为是N3b。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T1-2N1M0

Ⅲ期:T1-2N2M0,T3N0-2M0

ⅣA期:T4N0-2M0

ⅣB期:anyT,N3,M0

Ⅳc期AnyT,N,M1

鼻咽癌中国版分期

原发肿瘤(T)

T1:局限于鼻咽;

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侵犯颅底、翼内肌;

T4: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

淋巴结转移(N)

N0: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a: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单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N2:双侧Ⅰb、Ⅱ、Ⅲ、Ⅴ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N3:Ⅳ、Ⅴb区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1N1a-1bM0,T2N0-1bM0

Ⅲ期T3N0-2M0,T1-2N2M0

Ⅳ期Ⅳa期:T4N0-3M0,T1-4N3

IVb期:M1

附录1:MRI颈部转移淋巴结诊断标准

①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mm(颌下和二腹肌淋巴结为11mm);

②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

③同一区域内3个或3个以上的淋巴结呈簇状聚集,且最小径≥8mm;

④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征象包括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淋巴结相互融合);

⑤咽后淋巴结:A:外侧组咽后淋巴结的最短轴径≥5mm;B:任何大小的内侧组咽后淋巴结;C:任何大小的咽后淋巴结存在中心坏死。

附录2:咽颅底筋膜图示

THEEND.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精准疗效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by/1025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