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柳叶刀晚期鼻咽癌全球标准一线治
2016-10-1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重磅喜讯:由医院内科张力教授团队牵头,中国22个临床研究中心共同参与的、全球第一项关于复发鼻咽癌临床研究成果今日在全球顶级杂志《柳叶刀》(年影响因子44分)在线发表!该研究确立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将改变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实践,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能作为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写进入国际指南中。这是我国临床肿瘤学界在《柳叶刀》主刊上发表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第一和通讯作者)的首个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它有效的提升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
作为一项让中国科技界和医疗卫生界感到骄傲、自豪和深受鼓舞的科技进展,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说,它的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在于,它显著提升了广大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期,有效降低了病友、政府、社会医疗成本支出,更有利于政府、家庭、个人、医院、医生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临床治疗中去。
鼻咽癌是什么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简称NPC)系恶性程度较高的头颈部肿瘤,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较少,但在我国则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省发病率最高。其中又以广东省的发病率为首。广东的中部和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发病率则非常高,占到30/10万~50/10万。广东鼻咽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由20多岁开始,逐渐上升,45至60岁为最高峰。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研究简介张力教授主导的这项研究是一项开放,多中心,III期的临床研究。主要入组标准为:RECISTv1.1评分0/1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组(GP组)或者5-FU联合顺铂对照组(FP组)。接受GP(第1天、第8天吉西他滨1g/m^2,第1天顺铂80mg/m^2,每三周给药一次)或FP(5-氟尿嘧啶4g/m^2,持续静脉输注96小时,第1天顺铂80mg/m^2,每三周给药一次),共进行6个疗程。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GEM自年2月20日-年月30日之间,从全国22个中心中一共入组了例患者(例入GP组,例如FP组)。中位无进展生存随访时间为19.4个月(IQR12.1-35.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GP组为7.0个月(4.4-9.9),FP组为5.6个月(3.0-7.0),([HR]0.55[95%CI0.44-0.68];p0.)。共有例GP组患者和例FP组患者被纳入安全性分析。GP组与FP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治疗相关3/4级不良反应分别为:白细胞减少(52[29%]VS15[9%];0·)、中性粒细胞减少(41[23%]VS%);p=0.)、血小板减少(24[13%]比3[2%];p=0.)、粘膜炎症(0比25[14%];0.)。在吉西他滨组有7位患者(4%),在氟尿嘧啶组有10位患者(6%)发生严重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GP组有6名(3%)患者和FP组有14名(8%)患者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停止治疗。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
GP和FP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
该研究得出结论:相比FP方案,GP方案可显著改善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的PFS和ORR指标。GP可能成为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该研究是国内多中心协作的成果,是我国临床肿瘤学界在《柳叶刀》主刊上发表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第一和通讯作者)的首个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也标志着我国在鼻咽癌临床研究上进入了世界领先水平。在《柳叶刀》同期刊出的评论文章中,来自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放疗科的MelvinL.K.Chua教授和来自香港中文大学AnthonyT.C.Chan教授高度肯定了该研究,认为其结果将改变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实践,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能作为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写进入国际指南中。
新闻发布会现场
研究成果意义改变晚期鼻咽癌治疗现状
对于早期和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标准的治疗方案是同期放疗和化疗,并且有许多大型临床试验提供证据。然而,在临床上,70%-80%的病人在确诊鼻咽癌时已经是局部中晚期,从癌变到中晚期,时间仅需3-6个月。
鼻咽癌治疗失败的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出现远处转移,而当转移至肝脏、肺部以及骨骼等,预期疗效非常差,这也是目前影响晚期鼻咽癌诊治水平提升的主要瓶颈。以前由于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致使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化疗至今没有标准,多数凭经验定方案,比如最常用的5-FU联合顺铂方案。然而,这一方案并不是最优选择,它存在明显的弊端,首先,从治疗方式上,5-FU治疗需要持续的静脉灌注,患者需要长期住院,身上插着一根管子,十分不方便;其次,这一治疗容易导致静脉感染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副作用方面,患者还可能有口腔黏膜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张力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会改变这一现状。
使肿瘤进展风险降了45%
这份名为GEM的研究是一项全球首次评价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方案的最大临床研究。张力教授是该试验的主要研究者。据了解,从年2月到年10月,全国有22家肿瘤中心参与这项研究,共纳入例初诊转移或者根治性放化疗复发的鼻咽癌患者,按1:1随机分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组或者5-FU联合顺铂对照组。
生存率:1年生存率新方案和旧方案对比是83%对75%;2年生存率是55%对43%;3年生存率是43%对20%,差距扩大了一倍。
疾病进展风险:使用新方案的患者肿瘤进展或者死亡的机会比使用旧方案方案下降了45%。
客观有效率:新方案的客观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64.1%对42.0%;
肿瘤靶病灶缩小程度:肿瘤完全缩小的百分比远远高于旧方案;
中位总体生存期:中位总体生存期显著延长(从20.9个月延长至29.1个月);
4年的试验和随访发现,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患者肿瘤进展的风险下降了45%,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至29.1个月,死亡风险更是下降了38%。而在肿瘤缩小的概率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明显优于5-FU联合顺铂的治疗(64.1%对42.0%),与此同时,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患者的肿瘤缩小程度也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