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细颈征的中医药防

2016-10-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六、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细颈征”的中医药防治

医院内科门诊:毕良妍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徐凯

鼻咽癌一般首选放射治疗,其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都会接受半颈或全颈的放射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会有急性和慢性的不良反应,而颈部肌肉和结缔组织放射治疗后的纤维化是慢性远期不良反应之一。研究显示,凡是颈部接受全程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引起颈肌纤维化的发生率约为60%左右,其中重度颈肌纤维化的发生率为20%~25%左右。一般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1~2年,开始有颈肌(胸锁乳突肌等颈部的多组肌群)和面肌(咀嚼肌等面部的多组肌群)的纤维化,会导致颈部、颊部、软腭、会厌和口咽部的肌群开始硬化,引起张口、吞咽和发音开始受影响,转颈、耸肩等颈部运动开始轻度受限。部分严重的患者会有肌群和周围结缔组织硬化逐渐加重并粘连,挤压周围神经、血管、淋巴管和淋巴结等,影响局部器官的功能活动。具体表现为:颈部逐渐变细,皮肤和肌肉粘连,颈肌和颈椎关节运动障碍,出现转颈和耸肩无能,活动时甚至引起疼痛,颈部皮肤瘀血紫暗,严重时患者会自觉有压迫感、胀满感和窒息感;面部渐渐开始肿胀和水肿,伴有头晕或头痛,或有饮水呛咳、声沙和吞咽困难等。若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又接受了化疗的,则情况更为严重,颈肌纤维化会提前2-5个月出现。

上述因放射治疗引起的以颈肌为主的纤维化一旦发生,往往是不可逆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均不佳,严重者痛苦不堪,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中西医均将预防放射性颈肌纤维化的发生作为研究重点。西医则侧重于设计合理的放射治疗计划,尽量减轻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若有必须接受颈部照射的,则强调治疗后的功能锻炼,如颈部的米字操等,但是也有研究显示,更能锻炼并没有明显的减少或减轻颈肌纤维化的发生率。颈肌纤维化已经发生的,西医会给予类固醇或利尿药治疗,有可能缓解症状,但效果也不理想。中医药的治疗同西医一样强调早期预防,但是预防的方法不尽相同,由于有中医整体辨证治疗思维的优势,所以有中医药参与的预防性颈肌纤维化治疗效果则好得多。中医的防治颈肌纤维化方法有两种,一是在放射治疗开始时即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并且在放射治疗结束后也持续长期坚持;二是放射治疗结束2-3个月以后即开始颈部功能锻炼,同时开始颈面部肌肉导引松解术和针灸治疗。中医药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1.中医药辨证防治在放射治疗开始时即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临床表现)给予辨证治疗,如健脾补肾、活血通络、养血滋阴等治疗方法,可有效预防并修复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也并不会影响放射线对肿瘤组织的杀灭,因为肿瘤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且损伤后难以自行修复。即使在放射治疗结束后也应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使受损害的正常组织细胞持续得到修复,避免出现大量的细胞变性、坏死并纤维化。

2.颈部功能锻炼每日坚持多次活动颈部,也可作“米字操”。米字操的具体做法为,以头部为笔,按米字的笔划不断重复顺序地写“米”字,动作不易太快、太用力,以免引起头晕,以缓慢舒适为最佳状态。每天3~4次,每次写5~10个字为好。

3.颈、面部肌肉导引松解术除“米字操”外,每日应坚持用自己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指并拢,用指腹由上到下顺或逆时针的轻度揉按颈部肌肉、皮肤和皮下组织。如揉按胸锁乳突肌及其周围组织、斜角肌和斜方肌及其周围组织,每次由上至下反复10次左右,以松解局部组织,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改善肌肉组织的硬化。以上每日分别操作3~4次为好,需要常年坚持不懈方有效果。

4.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调整经络气血功能,改善局部经气的运行,使经脉、经别和络脉畅通,与中药治疗和功能锻炼配合,可改善局部肌肉组织的硬化。一般放射治疗刚刚结束不到半年的患者不宜针刺颈部和面颊部,多取四肢的穴位(手足阳明经为主,包括肺经、胃经),也可配合背腧穴和督脉的穴位。半年以后可选取局部穴位针刺治疗,可采取强刺激手法。针灸每周最好1-2次,且应根据病人体质或证型采取相应的补泻法。针灸治疗也需要长期坚持。









































北京中医白癜风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by/1019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