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抗癌一线的生命摆渡人红网

2024/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云南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4322071.html
医院张献中医生在询问患者的病情红网时刻12月15日讯(通讯员段玲玲)张献中不仅是湖南一家60医院的肿瘤内科医生,还是一个25年来坚守在抗癌一线,将无数肿瘤患者病痛之躯送到健康彼岸的“摆渡人”。短短的半小时采访时间,来向张献中询问病情的家属、患者络绎不绝,张献中一直不厌其烦的为他们解答着每一个问题。一视同仁,将心比心理解每一位病人“人生病了难免脾气暴躁,尤其是这样的大病,病人情绪极端,家属不理解,您这么多年来是怎么面对的呢?”记者问张献中。“很多人以为我的性格天生就这样不急不躁,其实是因为病人见的多了,越发理解病人的难处。因为他们的生命都在加速倒计时,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一定要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把他们当亲人就容易冷静下来。”年夏天,80岁的孙奶奶的家属找到张献忠医生,希望可以帮已经肺癌晚期的孙奶奶“多活”几天。“从那以后,我被孙奶奶看成了挽救她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每到晚上,孙奶奶都会紧紧的攥着我的手,哭着求我不要下班,坐在她床边看着她。”虽然几个月后孙奶奶安详离世,但张献忠尽全力让她走得安心、有尊严。“这些年来,您接诊过的肿瘤病人这么多,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面对提问,张献忠说:“我记得我最小的病人,他是一个两岁的脑瘤小男孩,医院的时候一打针就害怕,每次哭得声嘶力竭,后来没有治疗价值了,2岁的他自己喊护士:阿姨,我要打针,我不害怕,我不哭,帮我打针吧……”如今想起,年近五旬的张献中声音哽咽,无法释怀。真诚是一名医生最大的人格魅力“肿瘤医生不好当!我们是一个技术和社会的混合体,必须精益求精地锻炼技术,才有底气、有能力帮助病人,但更重要的是什么?是要学会权衡,学会站在患者家庭的角度,想什么样的治疗是对他最能够获益,这个获益,并不仅仅局限于生命的长度和生命的痛苦,还有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张献中对记者认真的说道。“11年前的一位鼻咽癌患者周嗲嗲,及时治疗病情控制得很好,现在身体都还很硬朗,得了一场病反倒让他活的更加洒脱,他现在自己在家开始写书,把他的抗癌经历写成一本重生的回忆录,去年给我们科送来了锦旗,我抽屉里还有他的《抗癌重生记》。”“还有一位淋巴瘤的女患者,在我这里做完放化疗半年后发现自己怀孕了,打电话来问我可不可以生,病人状态恢复得不错,我建议她想生就生吧!结果她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非常健康!”张献中告诉记者,看着自己的病人恢复状态越来越好,就特别高兴,心里觉得特别踏实。舍小家,为大家,做一名肿瘤医生比普通医生更难张献中说:“我92年就进入了医院工作,在这里,我奉献了我25年的青春,和肿瘤打了25年交道,我深深的理解:一个肿瘤病人在生死面前的那种茫然、悲观和绝望,以及他后面的家庭要面临的长久考验。昨天是我女儿18岁生日,我忙着接诊病人,根本没有时间陪她……其实挺对不起我的女儿和家人的。凌晨3、4点被喊来抢救病人是常事,连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饭有时候都战战兢兢,因为饭吃一半就要赶回去抢救病人是常有的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zz/1031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