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桐榆教授专访综合治疗手段崛起,远处
2020-1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鼻咽癌在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是最常见的头颈部癌,相比于其他头颈鳞癌,鼻咽癌对放疗高度敏感,且远处转移发生率高,而远处转移性鼻咽癌目前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性疾病。近期,一项我国的单中心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发表。该研究探索性采取高强度综合治疗方案(即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一线诱导治疗,对诱导治疗后远处转移灶CR的患者,后续予局部同期西妥昔单抗放化疗以及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治疗模式)治疗未经化疗的远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疗效显著。基于此,本报有幸采访此项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分享研究的结果及科研思路。
林桐榆教授电子科技大医院·医院院长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首席专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导首席专家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组长
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CSCO中国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中国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理事长
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国家医疗事故专家委员会专家
中央、省市干部保健专家
四川省医学会副会长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
林桐榆教授采访视频
《论坛报》:目前远处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现状如何呢?林桐榆教授:大部分癌症的发病率都是发达国家更高,因为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普遍更老龄化,诊断也更充分。然而鼻咽癌非常特殊。这种癌症在中国特别高发,广东/香港地区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一,它甚至被称为“广东癌”。因此,可以说广东的医生对鼻咽癌非常熟悉。
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是鼻咽癌最常见的转移类型,既往肿瘤细胞一旦发生远处转移,患者通常预后不佳,目前权威专家指南认为是不可治愈的。面对这种我国转移性鼻咽癌的诊疗现状,作为医生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患者为中心”如何改变我国鼻咽癌患者的治疗局面,迎接挑战。
21世纪临床肿瘤的治疗进入了“靶向时代”,由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因此,是否可以应用EGFR单抗联合其他治疗方案,使既往无法治愈的远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获益,甚至达到治愈的可能,成为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一个探索方向。
《论坛报》:您课题组采用的高强度的综合治疗方案(即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紫杉醇,顺铂一线诱导治疗,对诱导治疗后远处转移灶CR的患者,后续予局部同期西妥昔单抗放化疗以及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治疗模式)治疗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具体的疗效结果如何呢?林桐榆教授:早在年时,我们的一些相关专家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