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鼻咽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2017-9-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对于有媒体称早期爆出的韩国明星金宇彬因为幼时吃太多的泡菜患上鼻咽癌,其实,不管什么腌制品,12岁以下婴幼儿都应少吃或不吃,因为食用过多腌制品,除了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还会增加消化系统患癌的风险。
无独有偶,扬州一30岁刚当上奶爸的孙先生被确诊为鼻咽癌,原因还跟这个不少人热衷的习惯有关……
30多岁奶爸烟瘾大出现喉咙疼、耳朵发炎、鼻涕带血症状
30多岁的孙先生平时压力特别大,平时只能靠吸烟来排解,烟抽得最凶,一天能抽上两三包。可是没想到,这疏解压力的烟,最后竟成了瘾,哪怕有了孩子之后,在家时,他也要偷偷跑到门外抽上几根。
孩子出生,又跳槽新单位,两个突然的改变,让孙先生自感有些力不从心。“开始出现感冒了,一个多月一次,咳嗽、喉咙疼。”
最近的一次感冒后,孙先生发现自己耳朵也开始出现症状。“耳朵里面疼,用棉签掏,有时感觉黏乎乎的,估计是炎症。”紧接着,孙先生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他很自然地与耳朵里炎症联系在一起。
可因为单位家里一大摊事,孙先生想着拖一阵去看。直到他擤鼻子发现鼻涕里有不少鲜红的血丝。
鼻咽顶壁发现肿瘤,确诊为鼻咽癌然而,等孙先生下定决心,去找医生看病,得到却是让他难以接受的现实。扬大附院(扬州一院)检查发现,其鼻咽顶壁发现菜花状肿瘤,通过病理化验,确定为恶性肿瘤——鼻咽癌。
医生提醒如果出现以上一种或几种症状,如持续出现2周以上,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排查。
如果家族成员中有人曾有过鼻咽癌病史,建议每半年接受鼻咽镜检查。
鼻咽癌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NPC)是指发生于鼻咽部位的恶性肿瘤,全世界约80%以上发生在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作"中国癌",常见于中国南方省份,多集中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香港等省市。高发年龄集中在40岁~60岁,男女发病年龄相近,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3倍。有数据显示,鼻咽癌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
致癌因素有哪些?导致鼻咽癌的因素中,EB病毒感染、饮食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被称为"三驾马车"。1EB病毒感染:EB病毒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属疱疹病毒属。多呈散发性,也可引起小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晚秋至初春为多。以发热、皮诊、淋巴结肿大为典型发现。2饮食与环境: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含量较低发区高。动物实验表明,镍能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咸鱼、鱼干、广东腊味等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可与人体胃液作用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3遗传因素: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高的鼻咽癌发病率。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鼻咽癌的症状有哪些?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半数以上会同时表现多种症状,但也有少数的患者临床表现无症状。
初期症状:鼻涕带血、痰涎带血、持久鼻塞、嗅觉障碍、经常复发的中耳炎、耳鸣及听力减退或局部失聪。
中晚期症状:无痛性颈部单侧淋巴结肿大、单侧鼻塞、鼻腔出血、偏头痛、单侧口眼歪斜、单耳部症状(耳鸣、耻塞、听力下降)对于有以上可疑症状的患者,可考虑行EB病毒学检测、鼻咽MRI(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及鼻咽部内窥镜活检等检查来排查鼻咽癌。
早筛早诊需科学,定期检测Rta鼻咽癌肿瘤标志物鼻咽癌肿瘤标志物Rta经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鼻咽癌辅助诊断及相应临床管理。Rta蛋白是细胞刚刚开始分裂癌变时表达出的分子靶标,可以捕捉鼻咽癌癌变最早时刻,做到鼻咽癌早期诊断。近年来《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亦刊录了多项鼻咽癌肿瘤标志物Rta临床研究成果,从专业角度再次印证了其优异的临床应用价值,Rta让鼻咽癌检测科学、准确又方便,能真正实现鼻咽癌的早期预警。
鼻咽癌不是一个容易察觉到的癌症,
大家都要提高警惕!
文章来源:扬州晚报、网络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