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患癌17个月去世,到美国治癌症,真的
2021-10-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回顾
讲座
热点
热点
养生
曾经的央视名嘴李咏,在美国与癌症抗争了17个月,走了。
美国是传统的医疗强国,李咏才50岁,经济条件,身体耐受等各方面都不错,走得这么快,出乎人们的预料。
这给想到海外治疗肿瘤的肿瘤患者们来说,无疑是个打击。
国内医生在门诊和病房,常常有患者问:
这种治疗方式和国外一样吗?
如果在国外会怎么治疗?
有的家属甚至会拿出国外的文献来问医生,这种治疗方法是否可以在病房使用。甚至还有患者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在国外得到了诊治。
近几年,海外就医的热度逐渐增加,有些肿瘤患者甚至将海外就医作为最后一搏。抛开费用问题不谈,海外就医到底有没有意义,是不是适合所有人呢?
●中美肿瘤5年生存率对比,确实有差距
癌症生存率第一梯队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芬兰、冰岛、挪威等国家。
中国的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只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例如,美国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经超过了90%,而中国乳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却徘徊在百分之七八十。
癌症如果在早期被发现,有很大的可能被治愈,但是在晚期治愈的概率则要大打折扣。
癌症早期发现的话,5年生存率会大幅度提高。欧美国家的癌症发病率高,5年生存率也很高,这与癌症的早期筛查的普及有一定的关系。
而在中国,很多人都没有体检的意识,更不用提某些专项癌症筛查了。很多癌症患者发现身医院,这时大部分的癌症已经是中晚期了。
说起五年生存率,很多人有误解,五年生存率并不意味着癌症患者只能活5年。临床上,“五年生存率”常被用来评价癌症的治疗效果。
这是一个统计概念,也就是一些癌症患者在治疗后存活超过5年的比例。例如:
胃癌患者经同一治疗后,随访5年,其中例仍存活,其余例死于胃癌转移或复发,可得出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为50%。
之所以用5年生存率的说法,是因为某些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出现复发转移,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的三年内,约占80%,少数部分发生在五年后,约占10%。
所以,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几率就会很小。
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早已经变成了“地球村”,近些年,先进医疗技术的普及也在加速,国内肿瘤治疗有以下个特点。
●借鉴国外治疗“指南”,全球方案大同小异
肿瘤治疗依赖于循证医学。想知道这个方案好不好,就要用事实说话。
以早期肺癌为例,有人说手术完了就没肿瘤了,不用化疗了;还有人说,既然是癌,会不会复发呢?还是化疗吧。
为了弄清楚,我们可以进行研究,把同样分期的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术后不化疗,一组术后化疗,看看到底哪一组患者生存期长,这个结果就是证据。
肿瘤治疗就是循着这些证据来制定统一的治疗方案,我们称之为“指南”。
目前针对几乎每一种常见肿瘤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在指南中找到治疗推荐,而且这些指南都是可以免费使用的。
目前常用的指南主要为NCCN(美国癌症综合网)指南、ESMO(欧洲肿瘤学会)指南等。
中国的专家从接受国际指南,到参与国际临床研究,再到制定中国自己的指南,肿瘤治疗已越来越规范。
医院里,肿瘤患者所得到的基本治疗都是按照指南进行的。
不过,指南仅仅能给予最初的指引,对于超出指南范围的情况,我们需要通过以往的治疗经验并结合先进的方法,这就需要新的临床研究、新的药物。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们已经紧跟国际发展的前沿,在临床研究和药物的开发上,我们还处于落后的阶段。
目前国际指南的制定都来自于大型的临床研究,而这些研究主要来自于国外的医疗机构。
中国虽然患者众多,但临床研究的水平还是有差距。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在参与国际的研究,医院也在积极开展自己的研究。
这些研究往往是治疗方式的改变,或者新药的试验,其好处是能够发现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治疗方法,能够参加研究,也就有可能更早地接受好的治疗。
●医院,治疗方法和理念几乎与国际同步
医院不敢说,但对于医院,肿瘤治疗上,几乎和国际是同步的,特别是精准医学方面。
从肺癌的第一个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应用至今,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如今,靶向药物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越来越成熟。
以肺癌来看,先是一代的EGFR-TKI类靶向药物易瑞沙、特罗凯等进入临床,为中国肺癌患者带来了明显延长的生存时间,之后二代、三代药物不断改进,再后来又有针对ALK的靶向药物克唑替尼,二代的艾乐替尼等迅速出现,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目前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