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之光丨秦叔逵教授卡瑞利珠单抗是新医保
2021-7-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年12月28日,由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成功地进入新的国家医保目录,将为更多的肿瘤患者提供兼具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的选择。卡瑞利珠单抗可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晚期肝癌、肺癌和食管癌,该药能够迅速地纳入国家医保报销范围,彰显了其在上述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和临床价值。
为此,本报特邀著名肿瘤学专家、医院秦叔逵教授接受专访,为我们回顾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肝癌的重磅研究,分析其纳入医保的意义,并且结合前沿动态,展望“双艾”方案的未来发展。以下为整理的采访精要。
教授秦叔逵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统计源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主编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北京CSCO基金会副监事长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血液和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秦叔逵教授专访
Q、您如何看待卡瑞利珠单抗肝癌适应症纳入新医保目录的实际意义?在免疫治疗大热的背景下,卡瑞利珠单抗是否有望促使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患者的重要用药选择?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预后极其恶劣的恶性肿瘤,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据统计,全球每年肝癌的新发病例为91万左右,死亡约83万例,而中国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8.9%,但是肝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接近全球的一半,每年新发与死亡病例分别为41万和39万左右。另外,我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12.1%,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自然生存期(OS)仅为3~4个月。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肝癌的防治研究,积极改善患者的预后。
虽然既往分子靶向药物与含奥沙利铂的系统化疗已相继问世,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肝癌治疗的进步,但是患者生存获益仍然较短,疗效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同时,无论是在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征还是临床表现等方面,我国的肝癌均与欧美国家有着明显不同,即存在着高度异质性。因此,我国肝癌的诊断、治疗和研究都不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国外的经验,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病情,提倡个体化和与时俱进。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锐意改革,全面落实建设“健康中国”的宏伟战略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积极鼓励、推动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市,迎来大好的局面,多种治疗手段层出不穷,自主创新药物百花齐放,因此国产的PD-1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应运而生、脱颖而出。而在国际、国内医学界,新型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如火如荼,对于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疗效明显提高,已经和正在成为主要策略和主导治疗。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卡瑞利珠单抗已于年3月18日获得NMPA批准,成为全球第3个和我国唯一具有治疗晚期肝癌适应症的PD-1单抗。
Q、由您牵头开展的恒瑞第一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Ⅲ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当中,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研究?
独特结构、研究成功,卡瑞利珠单抗获得国家医保认可
卡瑞利珠单抗是由民族企业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PD-1单抗,由于其结构独特,与同类药物相比亲和力较高、抗肿瘤活性较强,且受体占有率高而半衰期短,因此临床前研究和多项临床试验已经展现出突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年,由我与医院任正刚教授共同牵头,组织开展了一项针对中国肝癌人群的临床试验,即“卡瑞利珠单抗在既往经过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开放标签、随机对照、多中心的Ⅱ期临床研究”。历时3年余,在全国13家研究中心的精诚合作与共同努力下,共入组了例患者,研究顺利,质量较高。值得一提的是,与同类研究相比,我们研究的入组患者基线水平更差、病情更复杂、恶性程度更高,比如:
第一,本研究入组患者中位年龄为49岁,而欧美肝癌患者为65岁,就肿瘤而言,越是年轻的患者,病情越严重。第二,入组患者具有HBV病毒感染的比例高达83.4%,同时,存在肝外转移的患者占到81.6%,肿瘤负荷比较大。
第三,入组患者并不限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接受过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比例接近1/4,包括既往接受过靶向治疗和系统化疗,甚至参加过其他新药研究失败进展的病例。
即使在这样不利的背景条件下,我们的研究仍然获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数据显示,全部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14.7%,缓解开始时间较早,中位获得缓解时间(mTTR)为2.0个月;6个月的OS率为74.4%,12个月的OS率为55.9%;发生进展后,继续使用卡瑞利珠单抗的患者,仍可续有生存获益;同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换而言之,卡瑞利珠单抗用于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肝癌,获得了与国外同类PD-1单抗相媲美的治疗效果,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是基于该研究的特殊性与优良数据,在年10月德国慕尼黑市召开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仅有两席肝癌领域的大会口头报告,我们的研究就占据了一席。年,该研究再次入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进行口头报告;年,研究主论文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柳叶刀·肿瘤学》上全文发表,标志着其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年12月28日,为了进一步提高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兼具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新选择,通过国家谈判,医保局将卡瑞利珠单抗纳入新的医保目录,也就是说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淋巴瘤、肝癌、肺癌及食管癌的四大适应症全部可以报销,使之成为了当下医保覆盖范围最广的PD-1单抗。这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则实实在在的治疗福音。
目前,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鼻咽癌等临床研究也已经获得成功,获批新的适应症指日可待。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患者能够用得上、用得起好的抗肿瘤药物,这是民之所向,也是临床医生心之所往!
不仅仅单打独斗,“双艾”联合能更强地狙击肝癌!
虽然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肝癌初战告捷,但是我们发现,仍然有疗效提高的空间。作为多基因影响,多步骤、多阶段演变的复杂疾病,肿瘤诊疗水平的提升很难完全依靠单一手段或药物达成,因此,除了探索分子生物标记物提高疗效、克服耐药性,以改善免疫治疗效果以外,卡瑞利珠单抗与多种手段或药物进行有计划、合理的联合,有望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并可能覆盖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特别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无疑是多种组合中极具前景的新治疗策略和方案。
众所周知,肝脏肿瘤组织血管丰富。从作用机制上来看,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能够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碍肿瘤发生、发展与远处转移,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还能进一步改善肿瘤微环境,调节免疫功能。
有鉴于此,我们早已积极开展了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联合阿帕替尼(艾坦),即“双艾”方案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探索性研究。在Ⅰ期研究中,通过剂量爬坡试验,拟定了最佳剂量组合,并初窥方案的客观疗效;Ⅱ期研究再获佳音,有关研究成果相继入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CSCO等学术大会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我们启动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国际多中心Ⅲ期注册试验,我国学者与亚太、欧美等研究者共同努力,协作研究,力求为全世界肝癌患者带来更具希望的治疗组合。截至目前,全球入组患者已超过了85%,估计3月底即可全部完成而进入随访观察阶段。鉴于“双艾”方案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可以相信,该项Ⅲ期研究将有希望达到预期的结果!另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也正在顺利开展之中,值得期待。
Q、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的副理事长,您如何看待研究者、医药公司与学会的合作,将为肿瘤领域带来怎样的变革?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对于肿瘤防治事业给予了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