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顽强角力鼻咽癌治疗中山大学肿

2020-10-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鼻咽癌是中国南方常见的头颈肿瘤,发病以广东最多,因此亦称为“广东瘤”。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新发鼻咽癌病例达例。遗憾的是,超过2/3的鼻咽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局部区域晚期。目前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根基是同期放化疗,但仍有约20%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远处转移,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联合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以医院组成鼻咽癌协作小组,开展了一项基于诱导化疗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个体数据的国际多中心合并分析,在国际上首次确定诱导化疗具有确切疗效。研究结果于2月在线发表于全球顶级肿瘤专业杂志《ClinicalCancerResearch》,并被选为当期亮点文章(Highlights)(年影响因子10.2分)。

早在年,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美国NCCN指南根据低发区的临床试验结果,推荐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方案(1类推荐)。在高发区,马骏教授的科研团队在年完成一项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辅助化疗未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并且带来明显的呕吐、黏膜炎等毒副反应(LancetOncol,)。该研究发表当年即被欧洲指南采纳,次年(年)被美国指南采纳。

然而,如何在同期放化疗的基础上提高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因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及孙颖教授团队再接再厉,再次以一项多中心三药诱导化疗(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随机对照试验,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同期放化疗前使用诱导化疗可显著降低远处转移率并提高患者生存(LancetOncol,)。与此同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洪明晃教授团队亦发现顺铂+5-氟尿嘧啶两药诱导化疗方案有潜在趋势降低远处转移率(EurJCancer,);随后陈明远教授团队进一步通过该临床试验建立了可预测诱导化疗疗效的分子模型(ClinCancerRes,;Highlights)。

为了最终明确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地位,由马骏教授、洪明晃教授牵头,联合新加坡及香港的研究者对鼻咽癌流行地区的1,例患者进行了个体数据合并分析,发现相对于单纯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将患者的5年远处转移率降低7%,5年总生存率提高6%,明确了诱导化疗可通过降低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远转风险而转化为生存获益,确定了诱导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地位。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年,美国最新版指南已将诱导化疗方案从持续8年的3级证据上升至2A级证据。国外著名媒体beforeitsnews等以《鼻咽癌综合治疗里程碑:来自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进展》(MilestonesinChemoradiotherapyStrategyforNasopharyngealCarcinoma:RecentAdvancesbyPhysiciansMainlyfromChina)为题对马骏教授等系列研究进行了报道。

过去十年,关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美国指南根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原创性研究做过两次重大调整:降低辅助化疗及提高诱导化疗的推荐。未来我中心学者将继续不畏艰辛,求索不止,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步步前行,推动鼻咽癌临床诊疗在个体化精准诊疗时代的不断突破,造福广大患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党政办报道)

作者:陈雨沛黄金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wh/1027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