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认识误区,正确认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
2020-8-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85556.html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年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今天,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范宏宇将为大家讲解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范宏宇
作者简介
范宏宇主任医师,濮阳市名中医。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学硕士,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肿瘤,突出中医药优势,辨证用药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西医学发展的今天,古老的中医药仍在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其成为我国医疗中的一大特色,并以其独特疗效逐渐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在抗击非典、新冠肺炎防控中同样彰显其优势和疗效。然而在人们认识、应用中医药防治肿瘤中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中医药的疗效发挥,特此列出,使大家能走出误区,让中医药更好服务于大家。
一、正确认识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
中医治疗肿瘤不仅仅是喝点汤药凑合凑合,亦不仅仅是调理调理而已,应该贯穿于肿瘤防治的全过程,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疗效。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放疗及化疗属“全面封杀”、“只攻不守”,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还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尤其是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严重时可导致并发感染和人体机能衰竭而死亡。另据研究,在手术和放化疗中残留的癌细胞具有更坚强的生长特性,一旦具备了合适的环境,它就会以比自然生长快倍的速度生长,同时释放出一些特殊物质,溶解并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进入血液而转移复发。因此,放化疗后合理应用中医药则有助于消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同时可以避免癌症的转移复发。同样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均能减毒增效。
二、滥用补药
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主要是虚、瘀、毒相互影响而成,临床上多见虚实夹杂之证,治疗多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法。如若采用西医手术、放化疗之后,皆认为肿瘤是以虚为主,免疫力低下,盲目采用食补和药补,如冬虫夏草、人参、鹿茸、胎盘、蜂王浆、灵芝粉等等,不但使癌症病人付出了高昂的经济代价,而且由于补治不当,使患者感到不适症状加重,甚至促进癌症复发和转移。先人就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之训,例如,有的癌症病人本来就阴虚内热,结果又服了人参、鹿茸等阳热滋补之品,造成咽干舌燥、急躁失眠、口鼻出血、唇舌起疮,病情不轻反重;再如,结肠癌和乳腺癌的病人大量服用胎盘、蜂王浆、牛奶、鸡鸭鱼肉等高脂高热量补品,可促使结肠癌和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等等。因此,补与不补,补之多少应辨证施补、科学选择。
三、不了解中医看病精髓为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在民间称中医为“脉理”先生,所以有人片面认为中医就是“三个指头,一个枕头”看病的,看病时不给医生诉说自己的病史、症状,考验医生的三个指头,自欺欺人;有的医生诊病不倾听患者诉说,不认真观察,不进一步行其他切诊,闭目塞听,但凭切脉,诊病处方,哗众取宠,尽管中医有“舍症取脉”时;有的患者家属不带患者就诊,只带一些患者检查资料,就让医生处方等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中医诊病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能以一代三,中医以明理、凭脉、辨证、立方、遣药为提纲,全面了解病情,认识疾病的本质,处方用药,方能有的放失。
四、病至膏肓,才想到中医
有的患者甚至有些医生在各种现代治疗措施效果不佳或无效时,病人病情危重,病入膏肓,山穷水尽时,才想到中医药,期望能取得柳暗花明的效果。否则则认为中医无效,甚至是骗人之术。其实中西医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两者取长补短,方能相得益彰。中医在脾胃病、肝病、肿瘤、糖尿病、心脑疾病、妇科杂病等一些慢性疾病有其独特疗效。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适时应用,贯穿治疗始终,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方能彰显其疗效。
五、中医万能论
有人认为没有中医治不了的病,中医万能。其褒贬参半。因为中医治病是辨证论治,任何疑难病,西医未确诊疾病,中医四诊合参,审因求证,依证定法,均能处方用药。但一些为医者,不顾事实如何,庇护中医之短,大肆宣扬中医治疗任何疑难病、绝症有奇效,误导患者,糟蹋中医。有的患者看病凭脉后,经常问“大夫,你凭我脉我有没有大问题?”,“大夫,我的某某脏有没有问题?”等等,让中医大夫难以回答。因为凭脉诊病辨阴阳虚实寒热,辨证论治。它不能代替CT、B超、化验等检查。我们应该清醒认识中医确有其长,但不能护其短,发杨其长,补其所短,中西结合,相得益彰,使患者最大收益。
六、偏信偏方、祖传秘方
“有病乱投医”似乎成为患者及家属在患重病、疑难病治疗效果不好时,四处求医问药,偏信偏方、祖传秘方的理由和依据。明知上当受骗,亦以“有病乱投医”作为心理安慰。如网上疯传的“神方”:红枣大的8粒,小的10粒,铁树一叶,半枝莲一两,白花蛇舌草二两,水煎服。据说是一个死囚不忍秘方失传,临死前献方,治疗肿瘤百治百效。其实其药物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抗癌解毒药,一个普通的组方,应辨证使用;临床经常遇到颈部无痛肿块患者,按“老鼠疮”偏方治疗达数月之久的鼻咽癌、消化道肿瘤、肺癌等患者,延误病情,有的失去了根治时机;曾遇一肺癌患者,治病心切,盲听广告,一次汇款外购中药五万元,服用有明显不适症状,难以忍受,再联系售药者已无法联系上,药物白白浪费掉。等等。有的贻误病情,有的人财两空。偏方时治大病,但亦有其适应症;秘方时有其效,但绝不能治百病。以一著名中医医家之言劝告大家:医院,找专科大夫,用国家正规批准药物。
七、疾病未控与中医药副作用相混淆
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有时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胃部不适、口干、腹泻等,但及时调整很快就能消失。但有的患者刚服中药,疾病还未控制或疾病进展出现一些症状,误认为中药引起,认为开错了方,拿错了药。在应用中药过程中多加强医患沟通,分析原因,了解实情,使患者坚持服药,终取疗效。使中医药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八、对号入座,乱用中药
随着养生节目的普及播放传播,许多人对中医有了新认识、新理解,对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逐渐接受甚至达到痴迷地步,对中医药知识的传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有些人不就医就自己对号入座,乱服中药,造成不良后果。建议广大患者用什么药还是找正规大夫,因为用药如用兵,是不得已而为之。中药本为补偏救弊之用,错用、乱用、无病用药皆为扰乱,对人反至不利。
九、肿瘤病人应用中医药急功蹴就
癌症作为慢性病,其病程长,康复期也很长。西医治疗方法多有疗程之说,而“中医药治疗的疗程”“中药要吃多长时间”就是许多肿瘤患者经常提到的问题。对于癌症患者,中医药治疗需贯穿整个治疗始终。根据专家建议和我们长期的临床实践,癌症病人应坚持三年连续服用中药,因为癌症是终身疾病,这个特点决定了初患癌症在病情不稳定期间,必须连续三年坚持用药,不可随意间断,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三年后,病情基本进入稳定期,可以在季节交替之际或体虚之时间断服用中药。临床实践证实:能坚持中药治疗的病人,生存质量好,生存期延长,复发和转移机会少。晚期癌症是难以治愈的,无论何种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中药应该终身应用,以控制、延缓肿瘤发展,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各种不适症状,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目的。滴水可以穿石,但需要时间。
十、就诊注意事项
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证诊病的基础和依据,要客观真实,所以就诊时注意以下几方面。不宜化妆,不宜进食带颜色的食物和药物,不宜饮酒,刷牙但不能刮舌苔,不要使用香水及进食气味浓烈食品。要实事求是的态度,真实反应病情,就医时拥有一颗平和礼让之心,不要焦急争抢,这在治病过程中是非常重要。一个和谐的医疗环境,有助于众人共同走向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