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服务患者服务市民市红十字会医
2019-1-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近日,医院内的市卫生系统鼻咽癌病因学及分子机理重点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实验。
据了解,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梧州市是全国乃至世界的鼻咽癌高发区,为寻找鼻咽癌的病因及为鼻咽癌的三级预防提供了有利条件。上世纪70年代,我市成立了梧州市肿瘤防治中心(原梧州市肿瘤防治研究所)。随后,我市先后成立了梧州市鼻咽癌防治研究人才小高地,组建梧州市卫生系统鼻咽癌病因学及分子机理重点实验室,不断深入开展鼻咽癌研究治疗科研工作。
医院鼻咽癌防治研究团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展鼻咽癌的治疗研究工作。四十多年来,该团队一直致力于鼻咽癌病因学研究、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鼻咽癌早期诊断血清学方法的建立和应用、鼻咽癌一二三级预防研究、梧州市鼻咽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的建设。他们用孜孜不倦的努力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为鼻咽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肿瘤学科发展。同时,该团队还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每年对普通人群进行筛查和阳性人群进行追踪随访,争取对鼻咽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向着鼻咽癌防治研究方向共同努力、团结协作是我们团队的特点。虽然目前为止取得了一点研究成果,但是离攻克肿瘤的目标还远,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在鼻咽癌防治继续贡献力量。”在该团队工作了16年蔡永林表示。
“我最难忘的是年刚开始来到团队的时候。”鼻咽癌病因学及分子机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技师、博士汤敏中回忆,“当时团队中只有四个人,担子重,人员少,再加上当时实验设备等科研条件缺乏,这些成为我们研究工作的阻碍。但团队里面的每个人都有一股冲劲,大家都执着追求、互相配合。”如今,团队人员不断壮大到共有46人高素质学术队伍,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锲而不舍的努力,这支专注于科研的团队也获得了肯定。近年来,该研究团队参与开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两项,国家“”计划课题两项;主持开展自治区级、市级项目20多项,获得近30项自治区级、市级科技进步奖。“为了科研,我们曾一起通宵达旦的努力,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每一项科研成果都饱含了团队科研人员的心血。我们将继续保持对科研事业的热心,把鼻咽癌的防治研究工作做好,更好的服务市民、服务患者。”汤敏中表示。
猜你喜欢(戳下方标题)
今天,两名在西堤路凉亭内露宿的“孩子”引发全城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