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监管风暴袭来我卖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
2019-1-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买房OR不买房,苟且或者奋斗?
这个国庆,注定是不平静国庆!一场大风暴正席卷全国!
监管连下11道金牌!风暴升级!自9月30日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监管风暴开始了!
短短4天内,连续11道金牌纷至沓来,一道比一道紧迫,一道比一道严厉!有的城市甚至连出两政策!新政的密集程度可谓是史无前例!
第一道、北京:最严限贷!二套房为非普通自住房首付至少七成
第二道、天津:限购+限贷,双管齐下
第三道、苏州: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价格监管
第四道、成都:分区域限购,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0%
第五道、郑州:拥有两套房者限购平米以下住房
第六道、无锡:暂停对已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外地户籍家庭出售新房
第七道、济南:户籍家庭有三套住房的,暂不得再购房
第八道、合肥:市区两套及以上住房者暂停购买
第九道、武汉:实施投资性限购
第十道、郑州:楼市限购后再限贷,二套房首付40%,首套房30%
第十一道、苏州:2套及以上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住房贷款
至此,楼市调控风暴已开始席卷全国,说不定明天,又有新的城市加入队伍!可以说这次调控,是史上最严、力度最大的一次房地产调控了!
英国《金融时报》用“史无前例”来形容这场中国给楼市降温的举措。
时间仿佛重又穿越回了年,当时有共计40个一二线城市先后颁布限购令,部分地区的市场由此进入了长达五年的冬眠,即使像上海这样被认为永远不会跌的城市,也在限购令颁布的当年,出现了部分楼盘大幅降价的景象。
不仅如此,昨日楼市又传来一声霹雳!
监管层对这群人狠狠开了一刀!10月3日,住建部公布了一批各地查处的违规失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名单,共45家。
要知道,这群人在房价上涨中,可谓是“功不可没”。他们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恶意编造散布谣言,制造房源紧张气氛。不仅如此,还采取违规预售、捂盘惜售等手段,煽动消费者购房,以达到其抬高房价、牟取私利的目的,对高烧的楼市可谓是火上浇油。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误导了市场预期,社会影响恶劣。
连日来,全国各地楼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加上住建部公布不守规矩的开发商和中介,有望给当前火热的房地产市场降降温。
也只是有望!也许是曾经限购限贷,结果房价新一轮的暴涨,也许是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对于房子人们心里总是焦灼着,也许听听各种声音会想得更明白一点。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金融证券专家谢百三10月2医院鼻咽癌转移不幸离世,享年68岁。
除了谈股市,谢教授也发表了很多关于楼市、房价的言论,很多都令人警醒。我们整理了谢教授曾经发表的关于房市的评述,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谢百三生前劝诫:轻率卖房者,死无葬身之地!一、轻率卖房者,会死无葬身之地!
七年前,表弟要把杭州西湖边(八分钟自行车距离)的万元的政府动迁房(额度),以万卖掉;由平安银行杭州支行一位副行长(我的研究生)请客,我们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请他们全家吃了元的晚饭;副行长的年轻妻子是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员,为他们分析:“这里是风水宝地啊!西湖是中国最美的地方啊!”晚上10点多了,我把表弟媳拉到一边,劝她,一定要买下来,钱不够,银行贷款(已有80万现金);这是你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最重要最珍贵最后一块金砖!他们只是听着,不做声。一周后,他们从杭州发短信来:“万卖了,否则借款要还一辈子。”我说房子会涨价啊!他们说,温总理说了,房价一定会调到老百姓能承受的价格。(唉!怎么会这样)现在此房已涨到多万,夫妻俩悔得不敢骑车从此经过。
另一对夫妻,男:77级哈尔滨军事工程大学毕业;女:上海交大77级毕业,是我的好朋友。
5年以前,丈夫要卖房,而且不是余房,是自己住的唯一的房,他怎么算,感觉把房卖掉可得多万,买银行理财产品百分之五,年十几万收益,而租一间同样大小的房,租金仅元,一年5万元,可净挣10万元。他这么想也这么干,要把最后自住的房也卖了。妻子硬带他来复旦大学找我,晚上9:00了,刚上完课,我力劝他别这么做,并严厉劝他,你把最后的房卖了,子孙后代会看不起你,房租年年会涨,你会死无葬身之地的。完全听不进去,而且非常生气和反感!后来到底把房卖了。相信他现在已后悔不迭了!
二、后悔当年没借钱买房
总有人把中国房价波动与日本相比——从年到年的20年间,日本房地产从10万元一套房涨到万一套;从年到年,房价又从万跌到20万。
但两者没有可比性。中国房地产与上世纪日本有4点不同,首先是人口情况不同。日本人口几乎不增长,而中国人口现在每年增加万;第二个不同是农村城镇化,日本早就完成了,中国还在进行中;第三个不同,中国货币发得实在太快了,这种情况下涨价的都是不可再生的商品;第四,日本没有“土地财政”而中国有。
上海、北京这样的城市,要比照的是国际化城市。纽约、伦敦、巴黎,房价都比北京、上海贵一倍以上。所以,(房价)到底怎么样,我们打个问号。我自己的买房经历:在上海买的是元一平方米,北京是1万元一平方米,迄今都涨了七八倍。最大错误是当时没借钱买房,现在没考虑卖房。
三、上海一套房,涨幅超过很多人一生的积蓄
上海某友人年买的一套房,㎡,63万元(四房2厅)16年来,一直在涨,当时和香港博士生一起来看,他说:在香港这个房要-万元(折成人民币);最近一问,竟已涨到-0万元了。怎么回事:原来是学区房,全区最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在这里。(调查了一下,美国学区房也贵。)北京华清嘉园的学区房也是40万涨到万了。而这种涨价、增值的收益(一套房挣了万),确实是广东很多朋友一生积蓄也存不到的。
四、上海正向东京看齐,人口将上0万
中国人终于明白了,超大城市比普通大城市好,几十所大学,十多条地铁、高速公路,智慧人群,众多的中小学、医院、超市、商场;很多优质资源集中在超大城市中。可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最充分利用资源,边际效益的“递增”都是超大城市最好!日本一亿多人口;超大城市东京人口达到0万。(年数据显示:东京人口0万(高居世界第一),上海人口万(世界第三))中国13.7亿人口,上海最终人口一定会追上东京。
这房地产就很难跌啊!
五、房价上涨有九大原因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地产价格,在各地政府限购等强硬政策下,终于涨幅收窄了,但依旧坚挺,居高不下。而厦门、苏州、南京、合肥等城市补涨了很多,称为新几小龙。
房价上涨有九大原因,只要这些原因不去除,上涨的趋势难以改变;最主要的有几条:农村城镇化,农村人口进城,大学生大量留城,广义货币增长快,“土地财政”;超大城市方针既定;大城市的优质资源丰厚,工资收入高等。
请记住,当大量货币到来时,并不是什么都涨;主要涨的是亿万百姓必须的,又不可再生的如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车位,(另外黄金、古董、纪念邮票等也可,但平均涨幅仍不如一线城市房产。)
北京有88所大学,上海有76所大学,每年毕业生40-50万大学生、研究生;复旦经院几年前有个金融研究生班,毕业2年后一追访,个同学全部留上海工作了。上海真好,比北京空气好,18条地铁、轻轨,拥挤之处有地下隧道,还有多座跨黄浦江大桥。多医院、多中学、大量超市。生活非常方便,网上购物,叫外卖,很快。社会治安也好,上海公安是全国力量最强的之一。最重要的是上海人才济济,最好的高智商,知识博大精深、思想敏锐、视野开阔的一些精英云集上海。
这又给很多人有了学习的好老师,好机会。
北广深也是吧。深圳是无地建房了,供不应求。
继而涨起的厦门、苏州、南京、合肥也如此。现在看长沙、成都房价真便宜啊!(我从不反对人们买房。)长沙-一平米,人们购房压力小了,但依然热爱生活,如爱吃鱼:“饭怕鱼”味道真好。保不住,什么时候也涨了,该买则买啊!
六、房价上涨是货币现象
1、M2从3年的12万亿到后来的93万亿,再到现在万亿,十多倍,一线城市房价涨10多倍。
2、当大量货币到来时,它不会集中到产能过剩行业(中国90%以上),必涌入人民刚需的不可再生的房地产中。如果强制不让它进入,它可能会压下葫芦起了瓢,引发全国全面的CPI上涨——即“通货膨胀”,哪个伤害小一些呢?
3、广义货币除以GDP,即M2/GDP,美国一直不到%,中国是万亿/68万亿=%多,这到底怎么回事?这种情况下,房价会不涨吗?还倒过来征房产税?合理吗?
七、70年土地使用权再征房地产税,谁推高了房价?
在中国楼市,交了70年高额土地使用费再征西方房地产税。
讲理吗?另外,谁推高了房价?13.7亿国人?不是,是央行大发货币。大量货币到来,又百分之95是产能过剩,货币就往大城市房地产中钻,推高了房价。
为什么楼市的一些税会引发老百姓去假离婚?中国老百姓收入低,挣点钱,给小孩买个房不容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你要征房地产税几万,几十万,我假离婚几十元,再非法同居。
世界多数国家征收房产税(物业税),但他们有征70年的土地使用费吗?前已讲过,北京郊区大兴县小产权房价格始终与北京市区的大产权房价差10倍(元与6万元之比);浙江肖山临浦浦阳的农民60万的小别墅在上海可卖-1万;
这么大的差价,什么原因?大城市卖房6-10万元/平米时,征过70年土地使用费,一下子房子卖到万了;百姓要分30年还债。如果把70年的土地使用费还给我们,60万一套上海别墅,每年交元(1%);10年6万元,年60万元;也才万元啊!现在要花千万买啊!
这70年巨额土地费收过了,再来个世界大趋势,征房产税,合理吗?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合肥、苏州、厦门房产都很贵了,其中就有70年的土地使用费在起作用。
房产税在国外大多是对房产及房产下边的土地征税;我国的土地是70年租来的,可以同日而语吗?
九、开征房产税,一定会发生中国老百姓大量假离婚
现实生活中,假离婚已大量存在。我自己身边人就发生过多起。5年前,一对教师夫妻,男41岁,女36岁;为了买新房,不交房产税,坚决离婚。房归女方,男方又买了一套。半年后又复婚了(你不能禁止人民这么干吧),现在两套房跟着上海房市大涨,春风得意的很。你有政策,百姓有对策啊!
另有上交所一男员工,为了房产税与妻子假离婚,两房均归女方所有,结果女方不肯复婚了,男的气啊!一桌子吃饭的人,我们劝了他半天。活该。但多数是复婚的。你能禁止人民离婚吗?昨天还吵得要动刀子相拼了,三个月后想想,到底“一夜夫妻百日恩”,还是复婚吧。
交税一交就是几十万,如北京华清嘉园5年一万元每平米买的40平米的房子,40万。现在学区房涨到万了,差价万,交20%,就是80万税。如果假离婚,夫与妻一人一套,就成了满5年,唯一房产了。真征房产税,假离婚会更多,一家二胎啊,要准备三套房!10年、20年前不买房的人,对子女造成的伤害是致命的,他们现在恋爱结婚极其困难。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年青的夫妻能够不引以为戒吗?是交20年的房产税呢,还是假离婚避税呢。
我卖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后......作者:宽宽,以码字和一门小手艺为生,在北京近20年后,拖家带口卖了房子换了工作移民大理,想要换一种生活。
我一直是个后知后觉的人。比如,这一轮举国谈论了大半年的房价飞涨,我很晚才觉察到周围人的异样。怎么每个人都在谈房子,就连平常看的一些安贫乐道的公知们写的公号文章,都忽然间画风突变,弥漫着焦虑、愤恨,还有捶胸顿足地教导大家“赚钱的重要性”。
当然,也因为对时局的后知后觉,我在今年年初,兴高采烈地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举家移民边陲小城大理。
买我房子的是一对大学教授,孩子大了,卖掉自己原有的一套小学区房,再贷款两百多万买下我的房子。
然后排号预约过户,等待买方申请贷款,直到我拿到房屋尾款,已是9月。
这期间,我搬家,用时髦的话叫“逃离北上广”,用卖掉北京房子的首付定金在大理买了一套能看到苍山洱海的大房子,有大大的露台,和在夜晚能躺着看星空的阳光房。我计划用卖房子余下的钱给孩子存一笔教育金和我的养老金,从此断了后顾之忧。
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手忙脚乱地适应新生活,认识各路来到大理的新移民,体验每天不用看雾霾数据随时出门的美妙感受,去有机农场买刚摘下的蔬菜。
每日晚饭后,在苍山脚下的林间,在深蓝色的星空下散步,我觉得我能想象的最好的生活,不过如此了,几乎就要认定,我就是人们说的那种人生赢家了。
然而,这平静的一切,却被我的房屋中介“主动的安慰”打断了。
“姐,买方的银行贷款这周就批下来了,贷款的人太多了,批的有点慢,你别太难过了啊。。。”
“等等,我为什么会难过?”
“哦,您不知道啊,哦,那您当我没说,省得您闹心。”
“说!”
“哦,就是,就是您那个户型的房子吧,我刚卖了一套,比您卖时涨了两百多万。”
……
唉,怎么说呢,我自认是个情绪十分平和的女子,可那一刻,心里翻涌而上的酸水,让我连着咽了好几口才压制住。
谈不上悔恨,遗憾,焦虑,这些都没有,只是意难平。
不平的是什么?是你跳下一趟奔驰的列车,然后眼看着列车驶向繁华,抛下你遗世独立,感受一种世间的一切繁华都与我无关的悲戚。
接下来三天,我着了魔一样在心里一遍遍换算着,两百万可以用来做什么。比我给娃存的教育金还多,可以在大理再买套房做民宿也好,可以环游世界,可以捐一所希望小学……我忘了这两百万从不曾属于过我,我确定地认为它是我得而复失的。
久难平复的心绪,驱动着我去注意身边的人,他们的生活或心情,有没有像我一样被房子改变。
我惊讶地发现,怎么好像所有人都在难过?
在聚会上,当大家热闹地谈论房子时,无论怎么砸锅卖铁都买不起房的年轻刚需,常闭口不谈,神情中有一种平静的绝望,我几乎要担心下一秒就会看到他掩面低泣。小房子换了大房子的,背两三百万贷款的司空见惯,像赌徒一样,把赌注都压在房价不停上涨的期待里,看得见的未来不敢辞职不敢移居不敢任性。
当然还有像我这种早早把房子卖了错失大涨良机,在可见的未来再也买不回来的,几乎是全场默默同情的对象,我都快要听到他们在心里与自己的处境做一番对比后暗暗欣慰的声音了。
无论职业如何,地位如何,手中可支配的金钱数量如何,每个人心底,都潜藏着一种害怕被时代抛弃,害怕在日出月落中就悄无声息变成穷人的恐惧。
“中产阶级最大的焦虑,就是害怕跌出自己的阶级。”在这一点上,我们整齐划一地具有了成为中产阶级的资格。
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套房子再值钱也只是个账面数字,除非卖掉房子套现,离开所在的城市,换到房价差巨大的小城镇,过一种归于平淡的生活,大多数人并没有脱离轨道的勇气。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人生开挂,在合适的时机买下几套房子,又在合适的时机卖掉几套,套现离场,出国或移居小城,去过想要的生活。他们一般都很精明,总会在一线城市留一两套继续增值,备着给孩子上学住,以及赚取租金。
如果呆在北京,我恐怕一辈子也无缘认识这类被称为人生赢家的人。但搬来大理后,邻里邻居的,我竟然发现了不少这个类型。
我以为,他们是举世羡慕的对象,凭借善于抓住机会的敏感和聪慧,一举改变命运,成为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主人。最关键,他们是在三四十岁正值壮年时,就拥有了退休的资本。
我无法控制地流着口水窥探他们的生活。
他们不用再做事,每日主要日程是散步、发呆、逛吃、养生、会友,以及游览青山绿水。日复一日,我在他们眼中捕捉到一种安享晚年的寂寥与无奈。闲得久了,他们不再能淡然以对时间的荒原,我悲哀地发现,自由舒适的日子过久了,与繁忙焦躁的日子过久了,结果一样都是厌倦。
于是,他们有的开起了咖啡馆、客栈,有的不计投入地装修完一套房子又装修一套房子,常年朝九晚五地往返于装修工地与家里。也有的致力于花钱回馈社会,在小城各种机构的追捧中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
他们把曾经奋力卸下的枷锁,又一件件戴了回来。
观察他们的生活,竟能获得一种疗愈的力量,看到人生这出剧的荒诞之处,会让我因卖力演出而起伏不定的心绪平静下来。如果人生的追求系于外境,心随境转,那么闲适时想忙碌,繁忙时想避世,这一生的日子就在这样的兜兜转转中消耗殆尽。
在我有限的见识里,有两种人面对外境的大风大浪还能心如止水。
一种是我每天在路边见到的小摊贩,与我相比,他们是赤贫者,守着一个麻辣烫或烙饼摊维持全家的生活。与大多数人善良的人们一样,我看向他们的眼神里,总带着同情。
每天路过的次数多了,我看到女人会在忙完晚上的活后,用手机小声放着音乐在路边独自跳广场舞,一脸旁若无人的陶醉。我看到卖水果的夫妻,在租的水果棚里,搭起一个高高的木盒子当卧室,半上午我去买水果,说话时看到男人对我做出小声点的暗示,一脸温柔指指高高的木盒子,那里面是他的女人在睡懒觉。
他们背后的心酸我无缘看到,可我身边很多看似过得不错的朋友,他们背后的心酸我也无缘看到。表面上看,这两类人没有谁比谁更幸福。
还有一类人我认识很多,他们有的是做陶的,有的是画画的,有的做茶,设计衣服,各人技艺不同,都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相同的是,不论房子多大,工作室在闹市还是山里,他们每天专注的,就只有手头这一桩事。对于未来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能无限接近自己所在领域的大师级境界。
我跟他们说起自己卖房子的遭遇,抱怨损失了一大笔原本能让我接近财务自由实现理想生活的钱,他们白我一眼,不痛不痒地丢来一句:就算财务自由了,每天过得又有什么不一样?
在他们眼里,房子贵还是便宜跟自己毫不相关,反正有地住,有茶喝,余下的那点精力还不够琢磨手里的这个手艺呢。
想想也是,如果你很确定自己想过的生活,还有一件能打发余生并乐在其中的事可做,就算忽然中了乐透,每天不还是这样子过。
人生大多数东西,没得到时以为得到了该有多幸福啊,可真得到了又觉得不过如此。在想要的欲望和得到后的无聊之间不停切换,一生就过完了。
还有少数人得以跳出这套路,其中有一位,半生沉浮之后跟我说过一句话,人生在世,除了修行,别无他路。
深以为然。
其实,买房或者不买房,苟且或者奋斗,这些都是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其代价,而人生,则是一个又一个选择叠加起来的总和。十年后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今天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
本文综合自理财中国凤凰财经等
地理财资讯服务平台
上海本地财经平台丨申攻略丨申财经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