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三个癌症患者都采取了保守治疗不
2017-7-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任沙/文
这个一定要先交代清,不是反对现代医学,而是他们的情况比较特殊,都是癌症晚期,全身扩散。也就是说,医院的大夫很明确地说:化疗和手术的意义基本没有,或者换句话说,是完全没用。
同样,看琼瑶阿姨或者奶奶的公开信,一定要看清一个细节,是最后一刻。说句大不敬的话,吃饭噎着还是要抢救的,万一她健健康康活活到岁呢?还有21年呢。
她说的是没尊严的死亡,是终点的没尊严,而不是离终点五分之一时,更不是离终点五分之一时爆胎了,换一次备胎接着愉快前行。
我说的第一个患者今年78岁,比琼瑶奶奶只小1岁。不过与琼瑶不同,他是个农民。没有那么大的财力支撑。他也从来没体检过,医院检查前一天,还在忙碌。他和老伴种了2亩地,除了特殊的农活,比如犁地,其他耕种都是他和老伴自己干。做饭更是。
所以,他也从来没想过会是癌症。因为我不在身边,我不知道老夫妻俩第一次听说癌症后的反应,或者说他们知道不知道癌症这个概念。但是我只知道,他的老伴自那开始经常祷告,而且左右不离。本来她是个基督教徒,不信邪门歪道的,有次也说,都是天天放那个戏放的了,把那个收音机扔了。自然,是不想他死。
他们选择不手术不化疗,还有另一个考虑,那就是经济压力。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儿女们都不是富豪。但是他们一直希望能多活一天,不过不是痛苦的多一天。比如不化疗是看到了化疗的痛苦,不手术是担心下不了手术台。现在,吃些对症的药,还能正常的吃饭、说话。他们看到的是眼前还好。
但是了解医学的人都知道,他患的是癌症,晚期,也就是说8个月是很长的生存期了。但是他与老伴都希望他能活的更久些,原因很简单,活着的人孤单,死去的人,去哪了?相处了一辈子,这一死还能再遇见吗?你见到一个几十年没见的小学同学什么感觉?你见到一个要去国外,你可能再也见不到的同学什么感觉?甚至你见到你多年前暗恋过的她或他什么感觉?
我想,他们的感觉都比你强烈,他们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儿女们结婚后,只有他们俩,又几十年。他们不化疗,也许是想淡然的相处最后的日子。
另一个也是最近碰到的。一个朋友,50多岁,也是癌症,也是晚期。5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还是壮年。医院查出异常,医院,大医院查出异常,医院。都是晚期,已经全身扩散。大夫说化疗的意义不大,手术的意义也没有。怎么办?没办法,保守治疗,采用中药。既知道很难挽回,又盼望奇迹。还好,很理性,没采用乱七八糟的偏方,医院的医生。
因为年轻,对于死亡没太多的概念。爷爷奶奶那一代的,感觉自己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不年轻了,真正感觉到死亡是父母这一辈的亲人去世。一个亲戚到了人生终点,大夫让回家,儿女不敢,怕别人说闲话。我连夜把检查拍下来咨询一个专家的意见。专家说很快会进入肝昏迷,先是间歇性的,然后长久肝昏迷,也就这几天。我极力说服他的儿女让其回家,不要为了自己心安让他不安。他很明确表示想在家中去世。他是凌晨到家,第二天去世。
我们现在提倡理性对待死亡,其实是一种回归,回归自然状态。在自然界,一棵树木死了,周围的树什么表现?一只老虎死亡,周围的老虎什么感觉?是很自然的自然表现。不是不恐惧死亡,不是暴饮暴食,不是不锻炼,不是不争取长寿,而是当死亡真的来临时,我们坦然。就像电影上的灾难片,一开始是挣扎,当看到挣扎无望时,抱在一起,相互安慰,坦然面对!至于安乐死,又是另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