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癌症发病率下降,中国却在上升

2016-10-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相比10年前和20年前,人们现在直观的感觉似乎是:亲戚或朋友中有人得癌症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原先多见于老年人的癌症,也出现了向青壮年甚至少年扩散的趋势。到底为什么会是这样?参考美国,专家给出了答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癌症病人增多了?除了医学水平提高,有更多的病例被发现之外,癌症的发病确实呈上升趋势。现在没得,不代表哪一天癌症不会找上门……

美国人癌症发病下降,我们却在上升

先来看一个权威的数据。下面是国家癌症中心在癌症领域最权威的期刊CACancer上公布的数据: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在持续增加!

“癌症持续增加”是啥意思呢?

只要你在中国人这个群体里,你就会在这个大趋势里,你癌症的发病率也正在增加,没有人能逃离这个大趋势。

那我们是不是没啥hope(希望)了?其实不见得哦!

美国就实现了逆转!

这是CACancer上发布的美国癌症趋势图:

从上图中,你会发现:美国癌症死亡率在20世纪一直在增长,但是在年后,开始逐渐降低,至年居然就下降了22%,这让超过万人免于癌症死亡。

为啥咱们国家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在增加,而人家美国却在减少呢?

看看美国人咋防癌抗癌

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癌症预防的营养与运动指南》是美国防癌抗癌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份颇为宝贵的科普资料。

1饮酒会增加患癌风险吗?

是的,饮酒会增加人们患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的风险。

饮酒人士应该限制酒的摄入量,男士每天饮酒不宜超过2酒精单位,女士不超过1酒精单位。1酒精单位相当于ml(1美制液体盎司≈30毫升)、ml的葡萄酒、或者45ml40度烈性酒。

对某些癌症而言,同时饮酒并吸烟所增加的患癌风险远高于只饮酒或只吸烟的风险。规律的饮酒,即便每周的饮酒量很少,也可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乳腺癌高危女性群体可以考虑戒酒。

2什么是抗氧化剂(物质)?它们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抗氧化剂(物质)可以是食物中的某些化合物,也可由人体自身合成。人体利用抗氧化剂(物质)来保护自身组织,免受正常代谢(氧化)所导致的持续性损害。

由于这种损害可增加癌症风险,所以某些抗氧化剂可能会有助于预防癌症。抗氧化剂(物质)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比如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和其他植物化学物质。

研究显示,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剂(物质)的蔬菜和水果可能会降低人们患某些癌症的风险。但是,这一结果并不一定是抗氧化剂(物质)的作用,因为这些食物中还含有很多其他物质。

多项研究发现,补充抗氧化剂(物质)并不能降低患癌风险。事实上,有研究发现,服用补充剂(物质)的人群患癌风险更高。对于减少患癌风险,目前最佳的建议是通过食物而不是补充剂来获取抗氧化物质。

3β-胡萝卜素能降低患癌风险吗?

β胡萝卜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后者是一组抗氧化剂,可让植物(包括蔬菜和水果)的某些部分呈现深桔黄色。

在人体内,β胡萝卜素被转化为维生素A,而有观点认为维生素A有助于预防癌症。因为食用蔬菜和水果可降低患癌风险,所以通过服用高剂量的β胡萝卜素补充剂来降低癌症风险的观点似乎是有道理的。

但是,几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其中两项研究让吸烟的受试人群服用高剂量的β究胡萝卜素补充剂来预防肺癌和其他癌症,结果显示服用这些补充剂反而增加了他们患肺癌的风险。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服用β胡萝卜素补充剂既无好处也无害处。虽然食用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可能帮助预防癌症,但是人们应该避免服用含大量β胡萝卜素的补充剂,尤其是吸烟者。

4钙与癌症有关吗?

许多研究表明,高钙食物可能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风险,钙补充剂也能适当地减少结直肠息肉的复发。

但是,摄入过多的钙(钙补充剂来源或食物来源)可增加人们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因此,男性应主要通过食物来摄入推荐剂量而非过量的钙质。女性不会患前列腺癌,但易患骨质疏松,所以也应通过食物来获取推荐剂量的钙。

钙的推荐摄入量是19-50岁人群每天毫克,50岁以上人群每天毫克。乳制品和某些绿叶蔬菜是钙的优质来源。主要通过乳制品获取钙的人群应该选用低脂或脱脂乳制品,以减少对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5喝咖啡会致癌吗?

不会。咖啡和胰腺癌间是否存在联系?这个问题曾得到很多人的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zcalo.com/byaby/1019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